第376章 你着什么急?(2 / 2)

关的历史记录,最早是哪一部”

“有,明代宋应星编纂的天工开物”

铜柱铸造于1320年之前天工开物1637年成书。

成司长愕然等于你又把冶金多管鼓风技术的历史记录提前了三百年

“国外呢”

“大概1720年左右,英国引进炼焦技术,具体从哪引进的不知道,但随后就发明了双管鼓风式高炉”

众人久久无言。

一根铜柱,打破了三项历史纪录

而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这里只是处风水型遗址够稀奇,够罕见,价值够高,如果考实,能填补好几项历史文化空白。

但没想到,还能更有价值

压根就没人往技术和科学方面联想过,而与之相比,后者的重要性是前者的好几倍。

打个比方连英国人自己都不确定,他们的炼焦技术从哪来的

现在可以试着确定一下了

再打个比方蒙古瓷。

就那么几十件瓶瓶罐罐,放古玩市场,估计问都没人问,却能成为部级研究项目

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

倒不是说对现代科技有什么增益,而是修复历史,让民族发展过程的脚印更为清晰。

往大了说,追踪溯源,增强世界影响力,往小了说,增加民族自豪感。

思忖间,成司长竟然有点后悔若非李定安,这地再搁十年依旧只是一座荒山所以当初监管委来国博要人的时候,应该再坚持一下的。

同时,心中的不满又多了一分为了找这座山洞,李定安吃饭以秒计,三九寒冬坐在山顶上,就裹个破棉大衣,一观星就是一夜。

当地呢

一个星期了,连材料都没准备好,还尽搞歪门邪道

可见知识之匮乏,水平之落后根本就没意识到,“元代的铜镍合金”意味着什么

王永谦也叹了一口气之前不理解,李定安为什么拼了命一样,非要找到这处遗址

现在明白了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他谁能找到

其他人也是类似的心理。

当然,全是他们自个脑补没进山洞之前,李定安哪知道什么铜镍合金、炼焦、双管鼓风

之前的那几根柱子,只是普通的铁皮包芯,就没什么技术含量

迎上众人的目光,李定安不知道说什么的好又来了又跟进了烈士陵园似的

关键的是,还没办法解释

感慨间,洞口探进来一颗脑袋,左朋战战兢兢,拿着手机“李李老师,你能不能接一下电话”

“哪位”

“是米书记”

李定安看了看成司长。

“去接吧转告当地领导,不用上来了,我们马上下去”

稍一顿,成司长又看着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李定安,记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精力再旺盛,也只有两只手,两条腿,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所以,再着急,一个人也干不完所有的工作”

一刹那,左朋头上的冷汗就下来了。

换个角度,这句话难道不是人家都不急,你着什么急

李定安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说。

惯性思维害死人干点什么不好,你送礼

现在好了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