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七十二,一个六十八
说着话,一行人到了洞口。
洞里的人全出来了,民工不知去向,就剩国博的人站在外面。
相继打招呼,成司长挨个回应。
之后,他又看了看地上的脚印,又看了看探工、技师、研究员、李定安、何安邦、马献明。
李定安知道他在看啥,悄悄低下了头。
但他低头也没用。
“李定安,现场防护策划呢”
李定安叹了口气,忙翻包“书记,在这”
成司长接到手里翻了翻,“计划做的挺好啊有隔离、有护罩、有构件、有防潮、有防菌”
他又抬起头,往山洞里瞅了瞅,“但东西呢”
李定安傻眼了。
有的有,比如金身佛和壁画,发现的当天晚上就做了防潮防菌恒温护罩。
有的还没来得及,比如构件。
山洞不大,结构承重和压力强度也做了,不构建加筑也可以,但李定安还是做了计划。
关键是机器上不来,没办法实施,他催了两次,左朋一直说尽快,就耽搁到现在了
有的只做了一半,比如隔离只做了一道防尘防风门帘,没有进一步的防潮防湿保温。
这个也催了,左朋说,秦隆联系了区文物局,已经到京城采购了,下下周才能运过来。
但哪能等到下下周
再者这是地上遗址,未开启前空气正常流通,防护级别不需要太高。
当然,如果严格按照要求,这些都是要做的
“都记上”
李定安哪敢吱声,暗暗骂着区有关部门服了这帮老六
搁平时,这些问题至多也就是点一下
“气象、空气、温度、湿度等等,采集了没有”
“采了”
“嗯”
成司长又看了看他脚上的鞋套“你就准备这样进去,防护服呢”
马献明抱着一口箱子“这呢这呢来了来了”
老何也机伶,刚看到成司长,就给老马使眼色。
然后趁着李定安挨训的功夫,老马跑直升机里拿来了几套。
全是成司长带来的
成司长怒视,他俩只当没看见。
您是司长没错,但也是国博的书记不是
挨领导骂,不丢人
对这样的二皮脸,能说什么好
成司长无奈摇头,一行人鱼贯而入。
接下来,就该专家组上场。
一部分在职,一部分是部属艺术研究院挂职的退休专家,算是发挥余热。
这次的组长是张广昌,副组长项志清,对这两位而言,这种壁画、铜雕、石刻为主的遗址,正好属专业对口。
都是老面孔,熟的不能再熟,项志清还开起了玩笑“李定安,你是越玩越大了不搞鉴定,改找宝藏了,还一座连着一座”
李定安笑笑“只是运气好”
保定那一次不提,但江西丰城那一次呢
一次是运气,不可能次次都是运气
项志清也笑了笑,戴上了眼镜。
他先看壁画。
做过防护措施,等于罩了一件防尘防潮保温的透明护罩,不算很彻底,但对空气流通环境中的壁画而言,基本够用。
是叙事性壁画,内容很丰富
第一幅群山苍莽,一条白龙仓惶而逃
第二幅一位仙人,头戴十二旒,穿赤红九星二十八宿朝元服,披发跣足,手持宝剑,踏火而行
第三幅仙与龙相博
第四幅白龙降服,伏于仙人脚下,周身燃起熊熊赤火
“冠十二旒,穿朝元服,却又披发跣足,这人物形像怎么这么怪”
项志清想了想“元始天尊,还是玄武大帝”
李定安没说话,只是转了转眼珠。
“你瞅什么瞅”
项志清不由失笑,“错了就错了,我又不是没说错过”
“项教授你没看错,就是仿照永乐宫朝元图中元始天尊的形像,元始为至尊,意指蒙元皇帝这里以斗杓布阵,北斗又属玄武七宿之一,所以揉合了部分玄武大帝的形像特点可能还揉合了部分人皇伏羲的典故”
“元始、玄武、伏羲降龙真够复杂的红服、赤火与白龙是不是也有说法”
“对,事林广记:宋王于火,故以戌腊,今大元皇帝亦以火德而王天下所以元代自承火德,尚红辽史礼志五德运补中称辽以金德王,所以尚白”
“红为火,白为金,火克金,元皇降辽龙”
“对”
“对什么对,我哪懂风水就是顺着你的话说的我只懂画”
项志清端详着壁画“衣纹用莼菜线勾勒,色彩用重彩勾填,冠戴、衣襟用沥粉贴金青绿相叠,五彩间金,典型的元代技法与风格”
王永谦看了看“项教授,艺术特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