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好好开车(3 / 4)

暗暗骂着,他又琢磨了一下“思路肯定没问题,但我不太懂央视的流程,也不太懂你们节目的性质”

“这个没关系,你先帮我哦不,帮徽音分析一下如果从解读历史文化、展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期节目该如何策划”

你这要求不少啊

“能不能具体点”

“可以”苏秀点点头,“我觉得,辽代文物固然新奇,但风水类遗址及文物,可能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是当然。

中国的墓葬很多,所以文物也就多。拍十件文物,九件都可能与墓葬有关,央视拍的都不爱拍了。

辽墓虽然相对希有,但并非没有文物传世。关键的是,文物局不可能同意当地对萧氏墓葬进行发掘,所以节目的策划难度就大了很多。

但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苏秀自然而然的就想转变一下思路为什么不围绕“风水遗址”策划一期节目

至少有文物可展示,而且更为稀有,更为新奇全国首次发现的风水类大型遗址哦不,不管大小,这好像都是第一座。

观众一看,好家伙山顶大的罗盘、好几吨重的铜柱、还有大德高僧的金身,以及皇帝的龙骨绝对瞄一眼再舍不得换台。

收视率绝对杠杠的,也就是苏秀所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而且从苏秀所说的“发掘历史底蕴”、“解读历史文化”、“发扬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等方面考虑,风水遗址也要比萧氏墓葬更有深度

别说,还真就得好好帮于徽音策划一下

如果这期拍火了,于徽音不说在央视横着走,但绝不会再有人说她是大小姐、关系户,走后门。

也就更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天天加班

李定安点点头“我琢磨一下”

“谢谢李老师”

苏秀很高兴,“我从明天起,我们能不能随队跟拍”

“可以”

收集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现场境头也最具有真实感

说着话,几人下了山峰,到了牛鞅崮。

左朋才打完电话,三步并作两步的追了上来。

“李老师,艾部长说,米书记和秦市长也可能要来”

“哦”李定安风轻云淡,“别喝酒就行”

“不是李老师,你不觉得奇怪”

反正左朋就觉得领导来的也太勤了点

两周前副书记和市长才来过,今天又是艾部长

这太阳都还没落山,正职领导又要来,而且是两位一起来

就感觉,领导们比他这个局长还重视

李定安点点头“奇怪,怎么不奇怪领导们太热情了一点”

你这像奇怪的样子吗

其实左朋还没转过弯,满脑子都是文物、景区、宣传、投资之类的问题,可能还想着怎么想办法占一点邻居家的便宜,所以没意识到“首次发现的风水类遗址”的具体概念。

就像苏秀,转了一圈就知道,于墓葬相比,风水遗址更有宣传度。

也千万别小看“首次”这两个字,这代表着绝无仅有,打破历史纪录。

就像几十公里外的“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被发现的时候,堪称各界轰动。

因为是截止当时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辽代墓葬,被称为辽代文化的海内孤例,当年就被列为“年度考古新发现”。

热度保持了好几年,直到后来抢救性的发掘了几座辽代帝陵,热度才慢慢下降。

当时通辽还未建市,由区文物部门和国博联合发掘,三千多件文物,国博拿了大头,区博物馆留了小头。因为要建水库,遗址大部分被破坏,基本上可以说,没什么价值。

但不妨碍领导们清楚,再要是发现类似的遗址,应该如何重视,又应该如何开发。

反正再不能被上一级的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抢走,既便抢,当地也得占大半。

所以两位领导听到消息就赶来,真就一点儿都不奇怪

李定安指指方向盘“你开还是我开”

其他人都不行,比如方志杰平路上还可以,一开车上山腿就打颤

一打岔,左朋再顾不上想“你太累了,我开你也上来,我送你们下去后,再来接小方他们”

确实有点累。

“也行”

李定安没客气,上了副驾驶,苏秀和于徽音坐进了后座。

皮卡车稳稳调头,下了崮岭,又上了山梁。

开着开着,左朋“唏”的一声“我怎么感觉,姚玉忠没说实话”

没借,他说有驱龙桩,确实挖到了六根,但最大的那根压根就不在老道峰的山顶。

他说有墓葬,也确实找到了,但并不像他的说“不多”。

相反,不要太多。

再想想他当时的语气可能、估计、应该、也许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