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找到了(3 / 3)

“老邢,撤队后你去哪,回京城”

“不然呢”

“明年来不来了”

邢峰想了想“可能来不了,开春就要跟李老师进驻保力”

“保力,企央啊工资是不是要长一点”

“嗯,级别也要提一提”

“啧啧,部属单位就是好”

“和部属单位没关系,是因为李老师当然,忙的时候也够忙”

何止是忙

一提李定安,心里的那点羡慕一扫而空这家伙完全不把人当人,当然,也包括他自个。

但累只是其次,关键是没意义就像这次,没日没夜快二十天,有什么结果

考古不是这么干的

他摁灭了烟头,长吐了一口气“感觉有点失水准”

风有点大,邢峰没听清“伱说什么”

“我说李老师,盛名难副”

这次听清了,而且很清楚,邢峰有点生气否定李定安,就等于否定国博,也等于否定他。

他想辩驳,却不知从何辩起扪心自问,这次确实有点看不懂李定安的操作。

野外考古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可以猜,可以假设,可以不断试错,这行业讲究的是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但李定安太急,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想用一两个月,就把一两年的活干完。

再者顺序也不对。

正常而言,应该按图索骥,顺着载漪流亡的路线追溯先去中亚,找到相同的标本实物,或者是相关的文物,再到阿拉善,根据实物线索寻找蒙古瓷的流布区域,然后顺藤摸瓜,最后再追溯蒙古瓷最初的起源地。

李定安恰好反了过来不,是省略了所有的过程,想一下就找到结果。

说实话,可能性不大。

因为线索太少,可供支持的理论依据也太少,所以许多人就觉得李定安确定窑址在青龙山一带,基本是靠瞎猜。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包括项目组的部分成员,以及马所长和何馆长,

又这么赶,这么累,当地支援组的怨言就更大了。

也确实没办法解释

邢峰叹了口气“别生气了,明天就解放了”

“我只是有感而发,要生气,我早撂挑子不干了”

确实,支援组够配合

“谢谢”

邢峰伸出手,万成标握了握,两人相视一笑,挽着站了起来。

“走了”

邢峰拎起了锤,万成标提起了钢钎,两人刚一迈步,“嗤”的一下。

老万没站稳,一脚踩空,踏碎了石堆里的一块硬泥。

“什么东西”

万成标拍了拍裤腿,正要走,却被邢峰拉住“别动”

声音很大,几乎是吼,老万被吓了一跳。

愣神的功夫,邢峰蹲了下来,先捡起泥块敲了敲。

“砰”的一下,泥块碎成了好几瓣,他又捻了捻,瞳孔猛的一缩。

“是羊油矸”

“什么”

“一种风化石。”

“风化石就风化石,你激动什么我靠,你怎么还舔”

“不舔怎么知道”

呸呸两声,邢峰的嘴唇微微发颤“就是羊油矸,学名埃洛石,属多水高龄土,是烧制高档瓷器、电磁的主要原料也是富铁玄武岩风化到后期的产物“再进一步发育,就是砖红壤高铁铝瓷土”

蒙古瓷不就是用什么红壤瓷土烧的

嗯,不对

“找到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