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徽音的爸爸在外事局,当时肯定不在。
但重点不是这个。
李定安瞅了瞅门牌,又瞅了瞅于徽音之前住的地方直线距离,也就一公里多。
顿然,心里就有点虚“叔叔会不会突然回来”
“我爸很忙,更不知道我请假了。”
“阿姨没来京城吧”
“正在走程序,要到明年了”
李定安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看他怂怂的模样,于徽音顿时失笑,也有点发愁妈妈是什么性格,她最清楚,所以她也怵
“那你天黑前是不是得回去”
“你想干什么”
“没想干什么就算真想干什么,和天黑不黑也没关系”
于徽音的脸红了一下,又拍了他一把
旁边就有华联超市,于徽音挽着李定安的胳膊,说要和他一起去买菜。
人很多,有点乱,空气也不怎么好闻,但于徽音格外的开心,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感觉比逛商场有意思多了。
两人逛了一个多小时。
与此同时,瓷器打包装上了车,马献明上了奥迪,把一张清单递给何安邦。
“我不用看,能对上就行”
“问题是对不上”
什么
就十六件东西,竟然都对不上
何安邦愣了一下“差多少”
“就一件,青玉杯”马献明指了指目录,“郭局长没问,但我觉得还是规范一下的好”
什么规范,明明是对口径。
一看就知道,这一件比较特殊,李定安当初就没往上交。
何安邦哭笑不得“问问他”
意思是要对口径就提前对好
“我也是这个意思”
马献明当即拿出了手机,第一遍没接,打第二遍才接通。
电话里非常吵,李定安好像在付账“两百二,扫过去了老马,什么事”
“在逛商场”
“买点东西”
“哦对,后天就要走了这样的,科创局来拉标本,你要不要来看一下”
李定安随口就回“就那么十来件,没什么可看的”
“十几件”
“当然是十六”
嗯不对
国博只有十五件,少了青玉杯。
这是除了那只仿卵慕杯之外,唯二应用了透光瓷技术的标本,当初被他带到了家里,还给老爸和老妈看过
“你就报十五件,青玉杯在研究过程中损耗了”
“研究纪录呢”
“应该不会问,谁要问,你让他来找我要连这么点信任度都没有,谈什么合作”
“何馆,你看”马献明顿时就乐了,“这小子是越来越牛了”
何安邦没说话,只是笑了笑李定安从来都不是谦卑恭让的性格,表面谦虚,却傲到了骨子里。
再说了,没点恃才傲物的性格,怎么镇的住那些老专家
“何馆也在正好有件事想找他帮忙,你把电话给他”
“什么事”
“有没有新闻口的熟人,要专业点,权威点的”
“你找新闻口的人做什么”
“有篇新闻稿帮忙给指点一下”
“怎么想一出是一出肯定有什么性质的”
“文物相关,要参加总工会的五一新闻奖”
何安邦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谁于徽音。
在央视的文物类栏目工作,上次在保定还见过。
当时,崔立还提过一嘴,说李老师的妈妈去过电视台,看过于徽音
“行,写好后你发过来,我请他帮你看一看”
挂了电话,何安邦牙疼似的咧了咧嘴。
感觉自己老了,根本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这小子就不怕翻车
正感慨着,马献明一声低呼“李老师”
“废话,你打的电话你不知道是他”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好像看到了李老师”
“在哪”
“那,立交桥上”
何安邦下意识的伸直了脖子。
恰好,小车钻过了桥洞,他根本就没看清楚。
他又扭过头,透过后窗往桥上瞄了一眼只能看到侧影,但看身形很像。
旁边还有一位,女的,扎着马尾,身材细高,两人还挽着胳膊。
怎么跑这儿来了
看了看旁边的电视台,何安邦叹了口气“他刚刚还在逛商场,应该不是”
“哦对”
小车开进西门,绕过大成广场,进了监管委二号楼。
郭局长先下了车,邀请两人上楼。
东西不多,就从沈阳带回来的那十五件瓷器,李定安也没当回事。
但科创局很重视,郭局长亲自带人去装运,又把何安邦和马献明,以及王永谦也请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