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假货越来越多,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上当受骗的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看看以往的成交记录2018年,嘉德拍卖,宋代版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起拍价才各是五百万,但最后,四本书整整拍了两亿六千万。
看这两位的穿着和神情,以及葛教授微微皱起的眉头,估计有点来历。
我了个去这竟然是宋版,而且还是官方手抄本
怪不得葛教授都没问之前找谁鉴定过,结果又是什么,就急吼吼的把自己叫了过来
古玩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一页宋版一两金不夸张,这句话绝对没有一丁点的水份。
说有问题,得罪人还是其次,就怕万一看走了眼,同样少不了一场官司。
网友倒是挺乐呵,天天都守在江灵雨的直播间,就等着看藏友拍着桌子骂李定安,说他是“狗屁的专家”、“眼睛长脸上出气用的”。
结果然并卵反正看了足足一周,经过手的东西少些也有两三百件,但真品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葛教授才不得不请李定安帮忙。
暗暗思忖,李定安走了过去“葛教授”
说没问题,但感觉东西好像多少有那么点问题,万一事后被买主发现,而且确实有问题,那一场官司绝对跑不了。
江灵雨笑的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托您的福,快一百万了”
“你姐呢,今天怎么没来”
“好嘞”
他下意识的转过头谢原平手里拿着一方铜镜,上面长满了绿锈,看着有了些年头。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指了指支架上的手机“多少粉丝了,我是说总共”
转着念头,他又坐了下来,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和江灵雨的粉丝聊聊天,帮她巩固一下人气。
“还没问,关键是唏”
还真就得感谢李定安她这近百万粉丝全是靠李定安积累起来的,而且都是真粉,消费能力也不差,如果带货,一次坑位费最少三万以上,提成另算。
不止是网友,藏友也会看热闹。
女的年长一些,四十岁左右,但气质优雅,风韵犹存。
“我有点拿不准,你给看一看”
今天是第八天,展览会一如既往的红火,不到九点,也就刚开门不久,会场里就已经挤满了游客和藏友。
而且来这之前,这两位很可能找其他专家看过,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且说不准就开具过证书。
还想出手,做梦去吧
因此,找李定安的越来越少,除非是头铁,对自己的东西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要么就是不知情,没看过主办方的宣传视频,只知道李定安的眼光超准,鉴定能力超级高,一头扎进来的。
打量了几眼,李定安顺势坐了下来“之前请谁鉴定的”
正被晃的眼晕,旁边又传来谢原平的声音“李老师,你要是不忙的话,帮我看一下这件东西。”
2021年,同样是郑玄注的周礼注,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监司刻本,成交价一点四个亿。
乍一看,确实够旧这本书已然不是“发黄”,而是近似“黄中带灰”,而且不止是封皮,就连中缝都是这样。如果不是人为作旧,没有两三百年的功夫,纸色绝对旧不到这种程度。
像这一种,十次有八次都会转到李定安手里,然后,他就会给你讲哪里不对,假在什么地方,甚至是造假的方法,做旧的手段都能给你说上来。
仪礼是儒家六经之一,主要内容为各项礼仪的标准程序和要求,比如婚丧嫁娶的具体流程等等,注疏则为东汉大儒郑玄为其所作的注解。
小的就普通的楷体,刻的也挺规整清真居士。
“今天店里超忙,我姨不让她出来”
如果东西是对的,那一切好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东西要是看不太准,那就很麻烦了。
连他都这么为难,可见这东西有多难鉴定
正准备让小丫头把手机挪过来,旁边又有人叫他“定安,你过来看一下。”
一抬头,是葛副教授。
再仔细一辩认,李定安的眼睛不由的一眯,稍一思忖,止不住的就吸了口凉气秘书省管下校书郎朱记
包括封面上的字迹,都已经有点“虚化”的感觉,同样说明年代够久。
2020年,宋理宗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刻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也就是杜甫的诗集,最后成交价177亿。
但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债主心存疑虑,想再次确认一下。
能用这种纸抄经注,既便不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家世也绝对不一般。
这理直气壮的
辩认了一下,确实是特净宣,他又翻过无字的扉页,本以为会看到具体的内容,不想仍然是一张空页,依旧不写有一个字。
好家伙,你至不至于
老葛虽然只是副教授,但那是资历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