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这就是资历(2 / 3)

段。

问题是,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丁守义和吴湘吃惊归吃惊,但经验很丰富,明白事情越是离谱,越是有深层次的原因。

吴湘沉吟了一下“具体怎么回事哦,要是不方便,就当我没问”

光明正大的事情,能有什么不方便的

李定安整理了一下措辞,从头开始讲“差不多一个月前,我去高师兄家里吃饭,发现了一只杯子出于好奇就拿来研究了一下发现竟然是国内没有出现过的仿古瓷技术”

还和高胜东有关系

吴湘惊讶了一下“从未出现过”

“对后面我又找到了一只,发现技术还要更先进然后,我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发现好像还有很多,就刻意找了一下

就上周,我又找回来了十多件,发现确实有值得大力开发的新技术,然后就带了回来结果下飞机的当天晚上,就接到了馆长的电话”

意思就是李定安通过一只高仿的古瓷杯,发现了非常先进的仿古瓷技术,之后又找回了好多同类型的瓷器,同时确定确实有极大的研发价值,然后就上报给了部里。

为此,部里不惜于保力合作,专为这项技术建了一座研究中心。因为技术是李定安研发的,他比谁都要了解,所以才让他亲自设计这样好像也能解释的通

“是什么技术”

“薄胎瓷,而且非常薄,瓷胎厚度完全可以控制在一毫米之内所以,也可以说是脱胎瓷”

“脱胎瓷岂不就是卵幕杯”

“差不多”李定安点点头,“不论是釉质、瓷胎,还是着色与透光度,确实都与古籍中记载的卵幕杯极为相似”

听到这里,吴湘的心脏狠狠的跳了一下,丁守义的眉毛也猛的往上一挑就说,这技术得多有价值,需要部委与保力合作,甚至还要专门建一座研究中心

竟然是脱胎瓷

所以,别说一座,就是再建一座都值

两个人都是瓷器专家,对这三个字的概念不要太清楚都说汝瓷是宋代瓷器艺术的巅峰,其实汝瓷只是烧制的年限短,传世的少,所以只是经济价值高。

艺术价值确实也高,但远没有达到第一的程度,所以这只是民间的说法。

在专业学者眼中,若论工艺和艺术,已失传的窑变盏和脱胎瓷才是宋代瓷器的巅峰。

好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国家与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复原许多失传的技术。比如窑变盏,就是由轻工部、教育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fj省、n市、建阳市等多部门联合成立恢复小组,并建立研究中心,最终复原成功。

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好多好多,所以与之相比,这次只是文旅部与保力合作研究,论重视力度和参与的重量级部门之多,还真就排不到最前面,可能连前五都排不进去。

如果这么想的话,好像并不值得惊讶

但问题是,建窑盏是多部门先联合成立小姐,先建研究中心,然后才着手研究。研究了多长时间先不说,就说参与单位从中央两部到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还要再加一座高等院校。

而卵幕杯,却是李定安发现技术、甚至可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部委才开始重视至少截止目前哦不,截止保力的研保中心建成之前,研究单位就只有一个李定安

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而且这才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也就刚刚才看过那份计划书,不然丁院长和吴教授绝对要说一声扯淡。

两个人愣了好久,才算是恢复了一点镇定。

吴湘用力的吐了一口气“一件两件还好说,竟然真被你找到了十多件你从哪里找到的”

“沈阳”

“脱胎瓷是宋代官窑瓷竟然不是河南”

丁守义也惊讶了一下,“沈阳哪”

“故宫”

“沈阳故宫不是,你不是去打假了吗唏等会”

丁院长眼睛一突,“就算故宫敢答应,当地政府也绝不会答应你怎么要出来的”

“他们不知道”

顿了一下,李定安又揉了一下鼻子“那个我不是发现地图有问题吗顺便又发现了其它一些有问题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这批仿古瓷他们为了嗯为了感谢我,就把这批瓷器赠送给了我”

一瞬间,丁院长和吴教授都惊呆了意思就是故宫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为这是一批赝品,压根就不值什么钱,所以才白送给了他

再听他中间的那段话又发现了一些其它有问题的东西,为了感谢我

感谢你个锤子

你这完全就是连威胁带糊弄,骗出来的不但骗了故宫,更骗了沈阳,更甚至是辽省

被盯的受不了,李定安低下了头“他们知道了估计也不会搞一是研究投入大,二是研究周期长,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土质不符合况且,主要技术也并非是从这批瓷器中发现的,这些至多只能当做后备的实验样本”

那也不是你骗人的理由啊

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