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还不如不知道(2 / 3)

恶潮如评,所以只是流行了短短的几年就废止了”

李定安又想了想,“只是这东西太夸张,所以才极为有名,其实慈禧时期的大拉翅也没有造出几件,流传下来的更少已知的,现在国博有几件,故宫也有几件,除此外,就只有徐州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金上京博物馆中各有一件”

真的假的

郑万九自然坚信不疑,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李定安说有记载,那就肯定有记载,他说这是孝静太后用过的,就绝不会出错。

其他人却是半信半疑,特别是林教授旧京琐记之类的民间史料也就罢了,但像起居注、清宫档全部由故宫保管,也就是所谓的“秘档”,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那这位李老板,又是怎么知道的

总不能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吧

正狐疑不已,郑万九开始收拾东西。

龙尾石的玄武自然不用拿,这东西没什么价值,还死沉死沉,所以他只是把发架和扁方放进了盒子里。

等收拾好,李定安也起了身,朝着几位点了一下头“各位,再会”

“等会李老板,麻烦稍等一下”

林教授站了起来,看了看郑万九怀里的盒子,又看了看李定安。

再纠结东西的真假和来历,好像没必要,因为人家是买主,而非卖家,没必要给你解释那么清楚。

所以林教授没有追根究底,而与之相比,他更好奇李定安的身份“李老板家里是不是有长辈在故宫上班”

李定安笑了笑,又摇了摇头“长辈倒是没有不过我这段时间正在故宫帮忙”

“帮忙帮什么忙”林教授更好奇了,“你是考古专业的实习生”

“不是实习生,因为我还没毕业不过正在帮故宫搞研究”

什么玩意

越说越听不懂了不对,是越说越离谱了。

“帮”故宫搞研究这意思,感情像是故宫专程“请”他去的

问题是,你才几岁

一群人瞪着眼睛,格外的不敢置信。

郑万九一下就乐了。

看吧,就知道绝对不会有人信,所以为了避免浪费口舌,人多的时候他只称呼李定安为“老板”,而非“老师”。

因为解释起来太麻烦。

乐呵着,李定安又拱了一下手,郑万九抱紧匣子,忙跟了上去。

剩下的几位默然不语,等两人出了店门,才回过神来。

闻总越想越是后悔,疑心也越来越重他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真要成了太后用过的东西,那这两样,能值多少钱

算少些,也得两三百万吧

咬了好一阵的牙,他又苦着脸“林教授,真是孝静太后用过的”

林教授摇着头“我也说不准。”

要说是,确实对这东西没什么印象,要说不是,人家把来历、出处,典故讲的这么明白,稍费点功夫,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其它不论,那纹饰,那“静雅娴淑”的刻字,总能对的上吧

所以说,之前的时候,他心里已经信了六七分。

但现在感觉这年轻人满嘴跑火车故宫是什么地方,请你一个没毕业的学生搞研究

也不只是他,更不止是赵总,包括闻总、潘总、沈总,这会都不是一般的难受。他们觉得,李定安更像是在恶心他们看人下菜碟,看人上眼药水是吧

行,那我就让你尝尝打眼、走宝是什么滋味。

绝对的,今天要是问不出个结果,连着一个星期都别想睡好觉。

闻总想了想“林教授,要不您帮忙问一问,问一问有没有他说的那些资料”

另一位专家摇了摇头“资料估计不怎么好查,但问一问故宫是不是有这么一号人,应该不难”

众人一下来了精神“那就问问”

只要没这号人,那他说的就等同于放屁

“也不是不行”林教授犹豫着,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响了两声,电话接通。

刹那,林教授的表情都变了一下满脸堆笑,低头勾腰,好像人就站在他对面似的。

“老师,这么晚打扰您”

“这才几点,就成晚了少啰嗦,说正事”

要是李定安还在,就能听得出来这绝对是项志清

“是是”林教授连忙点头,“就是想请您帮帮忙,问问故宫里有没有一位叫李定安的,二十出头”

“等会”

话没说完,就被项志清打断,“你说谁,李定安”

一瞬间,林教授心中浮出一丝不详听这语气,不但认识,还很熟

正愣着神,闻总轻轻的点了一下桌子,他才反应过来“对,就叫李定安”

“你在杭州吧,怎么知道他的哦,见到人了”

“是刚走”

“刚走”

电话里的声音小了些,项志清好像在问谁“老陈,李定安去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