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九精神一振这些天他跟前撵后,极尽殷勤,不就是为了这个
更是暗暗下定决心,日后但凡李定安点头,那怕是花一百万让他买一坨屎,他也绝不犹豫半秒
思忖间,另一位姓赵的客人也拿出了自己的藏品,也就是那副极大的头饰一副木牌,一件玉牌。
两件东西都极长,差不多都是五十公分左右,木牌稍宽一点,大致十七八厘米,看成色,还是檀木雕制而成。
玉牌的材质是岫玉,要窄好多,也就六七公分。
两块牌子上面都有花纹,相同的样式,看形状像是凤凰。数了数,都是五只,边缘还刻有流苏祥纹。底下各有四个小字静雅娴淑。
李定安稍想了想,就知道了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暗道了一声好东西,又道了一声可惜按原样,木牌还要长一些,大概六十公分,但现在一头像是被剁掉了一小截,没有塔帽式的造型,光秃秃的。
玉板倒是保存的挺好,没有断,也没有豁口之类
正看的仔细,赵总又拿出一样东西。像是一件龙尾石黑玉雕琢而成的玄武,而且不小方圆三十公分左右,高约十公分,少些也有十多斤。
奇怪的是,龟背上还刻着一道长约二十公分的槽。
再看宽度与深度,感觉和木牌的厚度差不多干嘛的,不会和这木牌是一套吧
正觉不详,赵总放下了墨玉玄武,又竖起了木牌,然后“喀嚓”一下,就把两样东西合到了一块。
再一看,李定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什么玩意,墓牌,灵牌
再仔细点谁要说这东西不是被摆在坟头或灵桌上薰了好多年,他敢把这几件全给嚼着吃了那香薰的痕迹,都已经渗到墨玉和木牌里头了。
真的,第一次见这么糟蹋东西的
“这是牌位但怎么这么大而且这字,还是横着的”
闻总瞅了好几眼,又问着旁边的专家,“林教授,你有没有印像”
林教授摇着头,又凑近了一点“看纹饰,倒有点像清皇室妃、嫔用过的东西,但绝不是灵牌清朝有定制,皇帝神位才长一尺,也就是三十二公分。但这块,高一半还多而且从没听说,神位上的字只有豆粒大,却有这么大的留白”
意思很明确这东西就不是灵位。
闻总又指了指旁边的玉牌“那这一件呢”
林教授看了看“这么大的玉板,好像只有玉笏沾点边礼记笏长2尺6寸,中宽3寸所以尺寸倒是差不多,但材质不对”
另一位专家也摇头“纹饰也不对”
所谓笏板,就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里的那块板子,一是用做备忘本,记一些朝奏的重点或是皇帝交待的要事,二是用来遮脸,以免冒犯天颜。
不过从唐朝起,朝笏就有了明确的等级之分五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竹板或是木板。简而言之,唐以后就不用玉笏了。
再者,龙凤纹饰自宋朝起才逐渐流行,要说这是唐以前的玉笏,明显不符合礼制。
而且看上面的祥纹和小字,这东西摆明和木牌是一套的,所以,就挺奇怪
一听两位专家这样说,赵总的心直往下沉。
其实他拿这东西来,就是想借机请行家给掌掌眼,结果是谁都不认识
换种说法不认识的东西谁会买
他抱着抢救一下的心思,又指了指墨玉玄武“那这个呢”
林教授瞅了瞅“机器刻的,估计就是专门为这牌子刻的不过薰的时间倒是挺长,估计能有个五六年”
一听“机刻”和“薰了五六年”,赵总的脸直接就跨了下来新东西,后做旧的
闻总一下就乐了“哪淘的”
“天元镇,花了十八万”
一听天元镇,其他人就知道了,天元号称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及文玩摆件交易市场。其中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且叫不上名称,搞不清来历的东西数不胜数。所以,赵总完全是凭着赌一把的心思,买的这几样东西。
林教授又问“卖主当时是怎么说的”
“说是灵牌,还说是清朝贵妃神位”
扯什么淡,贵妃牌位卖十八万加个零都不止
“不过也不算贵”闻总笑着点头,“留着自个鉴赏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行家”
意思是也就能自个收藏,想出手,基本不可能。
除非碰到像他这种,想赌一把的买主
“算了,我自个留着玩吧”
不然还能怎么办
赵总叹着气,就准备把东西收起来,李定安稍想了想,给郑万九使了个眼色。
什么意思
这玩意,也是好东西
那还犹豫什么
“噌”的一下,郑万九的眼睛就亮了,手指轻轻的点了点木牌“赵总,先别急着收,要价格合适,东西我就要了”
嗯
郑万九虽然是京城人,但经常在江浙一带晃悠,这几位都认识他,更交易过,所以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