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在涌动,但做为始作佣者,李定安浑然不觉。
吃完了饭,舒静好回了宿舍,他又开始漫无目的转。
也不知运气不好,还是邪了门,又逛了三个多小时,硬是再没碰到一件真东西。
六点半,高胜东打电话,说是马上到琉璃厂,李定安又给舒静好打了电话。
去的地儿不远,在西交民巷,正好在国博对面,天安门广场的后面。
看的是私人收藏,肯定不好直播,李定安顺手关了直播间。也就刚收起手机,舒静好就到了,他正要打招呼,一辆出租车停到了路口。
“小舒”
“高老师”
下了车,高胜东奇怪的看着站在李定安身边的舒静好,李定安又解释“她想跟着凑凑热闹”
“噢”
高胜东点点头。
李定安是买家,他想带谁,当然就能带谁。
高胜东好奇的是上午的那场直播他从头到尾看了的,亲眼看着李定安帮着舒静好赚了二十万。
那自己要是开口,请李定安看东西呢
估计会答应,但感觉稍有点冒昧。
等关系牢靠点再说吧
暗暗思忖,高胜东进了街道“定安,小舒,这边”
两人点着头,快步跟了上去。
不一会儿,两人进了一座老旧的小区。道边的槐树很是茂盛,却修剪的很整齐,底下停着两长溜的车。
放东西的地方就在路边,古灰色的门头,漆红的防盗门,看模样像是小区内部的门店。
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站在门口,应该就是这次的货主。
“高老师”
“郑总,这位就是买家,你叫李老板就行”
这么年轻,行不行
屋里可是有好几千万的东西
心里嘀咕,郑总伸出了手“李老板”
李定安客气的笑了笑“幸会”
“请”
他伸着手指引,三人跟着进了门。刚绕过屏风,李定安愣了愣。
是一间小客厅,摆着几组沙发,此时却坐满了人。
一边是两个男的,年长的五十多,年轻的三十出头,看穿着像是老板和司机。
另一边一女一男,都是三十来岁,可能是夫妻或是恋人,反正很亲密。
看到他们,这四人也有些惊讶。
高胜东的脸色微微变了变“郑总,这几位是”
“哦,也是客人”郑总笑眯眯的,“各看各的,不耽误”
李定安一下就明白了用行话说,这叫“绷行价”,意思就是卖家为了多赚钱,同一时间约了好几位买家,却又不提前说明。
稍有点不合适,不过也不算坏规距,谁不想多赚点
不寒碜
“高师兄,没关系的”
高胜东轻轻的呼了一口气。
说实话,今天这纤儿能不能拉的成都无所谓,赚不到佣金倒贴车费都行,但不能让李定安觉得他这个学长不靠谱。
转着念头,郑总又邀请着沙发上的两拨客人“几位,人齐了,请吧”
四个人同时站了起来,郑总在前面领路,七个人跟着进了隔壁的房间。
掀开珠帘,郑总开了灯,瞬间豁然开朗。
近百个平方,跟古玩商店的大堂似的,中间、墙边立着好几座木架。上面摆的琳琅满目,瓷器、字画、石刻、木雕、古玉凡市面上常见的古玩,这里基本上全有。
郑总站定,又转过身拱了拱手“几位老板,说真心话,我半生心血全在这儿了,各位可以尽情的看”
他稍一顿,神色郑重了几分“但先说好不零卖哪位要是看上眼,只能把屋子里的东西全部打包搂走当然,价钱好商量”
这个倒是提前说过,所以都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地分开。
像是约好的一样,之前那四位都去了摆画的书架前,估计今天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李定安看了看,低声问“有名家之作”
“听说有一幅周臣的画”
周臣,真的假的
这位是明代有名的画家,他有两个弟子极为有名一为唐寅,二为仇英。这两位的画,“亿”以下是想都别想,所以相应的,周臣的作品也极受收藏家追捧。
没两位弟子那么夸张,但千万轻轻松松。
李定安顿时来了兴趣,也走了过去。
是一幅秋山劲松,山石坚凝,古松茂然,一轮圆日斜挂于天际。笔力刚劲俏利,却不失生动,造型严谨真实,却各显意态。
乍一看,足有六七分真。但跟前围着人,李定安也不好硬挤上去。
况且画就在这里,待会再看也不迟。
瞅了几眼,李定安又看旁边。
嗯,又是名家
是一幅富春大岭图,四尺三开的竖轴,用木框和玻璃裱在墙上。
当然不是黄公望的画的,真迹在南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