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这么精确,断出的时间区间值最小也在二十年左右。更何况,李定安还提到了郭五世、觯斋
敢问他这后半句,靠什么样的仪器能测出来。
也别说这几个研究生,以及两位助教,即便是把吴教授请来,有没有这么快,有没有这么肯定
众人还在恍惚中,李定安轻轻的叹了口气,出了实验室,高胜东连忙跟上。
听见关门的响动,七个学生加一个助理才如梦初醒。
“真的假的这也看的太快了些”
“是啊,真就只是两眼,还没一分钟,甚至都没上手”
“肯定是胡蒙的”
“就算后面是蒙的,但前面那些他可都说对了”
“这倒是看来还是有点水平的”
何止是有点水平
白如暗暗叹了一口气既便只说对了一半,李定安的水平也要超过在场的绝大多数人。
所以说,吴教授动不动就拿李定安来刺激这些天之娇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正当几个人议论纷纷,仪器滴了响了一下,白如下意识的一回头,然后眼眶直接崩成了两个圆圈。
屏幕显示着一行行数据,表明已完成检测。再看给出的区间80100年
瞬间,她心中生出一种怪异的荒谬感真就是民国瓷
再进一步,要真是洪宪瓷呢
李定安只是随随便便的看了一下,都能赶的得仪器的精准度
不仪器算个屁,这前后测了半个多小时才给出结果,而且断代区间至少也得以“年”论,甚至说不准就有十多二十年的误差。
但李定安一张嘴,就断定在八十三天之内,前后也不过看了一两分钟的时间
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同样的,七个研究生也被惊的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脸都快扭曲了。
“难不成是机器坏了”
“扯什么淡”
“会不会有误差”
“误差可能会有,但之前特意刮的是釉面上的粉末,而且用了质谱仪加速,所以误差最多不超过二十年”
80100年,即便可能有20年的误差,也没超出民国时期。
而之前,所以人看过,都猜测这是清早期的官窑珐琅彩粗胎,因为瓷质很深,恰好附合康熙时期珐琅彩瓷质的特点
这这两个时期之间又差了多少年
“难道又是蒙的”
这一下,再没人说话了。
从康熙时期引进珐琅彩,到现在三百多年,李定安为什么不说其它时期,只说洪宪
他们很不愿意相信,但仪器屏幕上的那些数据却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蒙,李定安也已经蒙对了一大半反瓷、珐琅彩粗胎、民国时期
更不要说他之后说的“洪宪瓷”和“出自觯斋”了。说实话,真要能蒙这么准,还上什么学,做什么研究,买彩票不更香
一时默然,实验室里寂静无声,直到有人推开门,他们才再次回过神。
看到七个学生加一个助教,神情一个比一个的怪,吴教授很是好奇“怎么了,愣什么呢”
啊吴教授
对啊与其在这里纠结,为什么不请教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人
白如反应了过来,用力的呼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瓷片“吴教授,能不能麻烦您看一看”
“什么东西碎瓷片哪来的”
“谈宏武从御器厂淘回来的”
“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再不要带到实验室来”
谈宏武立马认错“老师,我记住了”
吴湘斥了一句,才接过瓷片,仔仔细细的看了几眼“珐琅彩的粗胚嗯,这土质”
看了看,稍想了想,吴湘又说“这应该是洪宪瓷,不过不是居仁堂烧的,应该是郭世五的私窑出来的东西”
啊
八个人想不懵逼都难,他们回忆了好几遍,都发现吴教授说的和李定安说的,一个字都不差
而且同样的快,同样只是看了几眼
现在,谁敢说李定安是蒙的
真的就这么厉害
缓了好一阵,白如才深深的一叹“吴教授,洪宪瓷是不是还有什么非常显著的特点”
“当然,不然你以为我真是火眼金睛,能看这么快”
吴教授笑着,指着瓷片的断茬“看这里,瓷质的颜色是不是比较深这是因为土质中铁含量过高导致的,而jdz,就只有瑶里乡的土是这一种”
白如想了想“意思就是当年郭世五奉袁世凯之命到jdz烧珐琅彩,官窑还在珠山御窑原址,自己的私窑,也就是觯斋建在了瑶里乡”
“对”
一瞬间,众人又沉默了。
谈宏武怅然若失,琢磨了好久“吴教授,那清早时期,也就是珐琅彩刚引进中国的时候,为什么瓷质也是这种颜色”
“因为当时建窑也在瑶里乡,后来发现土质颜色太深,影响上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