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1 / 2)

第115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

“艾总,你说实话,这些东西从哪来的”

“当然是买的。”

“从哪买的”

“乌兹别克”

“当年怎么出去的,又是谁用过的”

“啊,我怎么知道”大胡子愣了愣,一脸迷茫,“我只知道是古董,很值钱”

权英有些无语“花了多少钱”

“八千嗯”

艾力眯着眼睛,好像在说你这个女人太狡猾了

“艾总,我必须要证实这些东西的合法性、正规性,不然别说八千万,你就是八千卖给我,我也不敢要”

权英稍一顿,又怅然一叹“伱就说,进来的时候怎么过的海关”

“艺术品啊”

艾力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指着院子里的东西,“难道不是”

权英不说话,只是瞪着他。

愣了好一阵,艾力才恍然大悟,忙打开公文包,“权总你如果不信,就看这个只要是院子里的东西,入关的时候登记的一清二楚,一件都没少”

看来李定安没说错,东西的来历确实没问题。

但看着艾力手中厚厚的一沓文件,以及照片,权英依旧有些晕。

因为海关只管文物不往外流,对于流进来的向来不怎么严,何况都是晚清的东西,更没有涉及到什么“禁运名单”,就更不怎么管了。

问题是,一旦上拍,就是正儿八经的“文物交易”,必须要说清楚东西的来龙去脉,不然被没收、罚款,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降低多少。

算了,就当来旅游了

至于李定安的专家费

两百万而已,苏付彼又不是付不起

她叹了口气,丢下了艾力,走到李定安的身边“看不出来也没关系的”

“哈还真能让你白掏专家费你走近点看”

他的语气很随和,反正比和陈静姝在一起的时候要随意很多。

“如果新出土的,瓷器多少会带点土泌色,而且很亮。但你看这些,是不是有一种乌蒙蒙的感觉

这是釉面长时间与空气氧化之后才有的效果。所以,这些全是室内保存,换种说法,就是从来没有入过土”

“你再看这些字画重彩的地方,或是字体的边缘,是不是看着稍有点虚,就像受潮褪色了一样其实是长期处于高温天气,墨汁和颜料变了色。”

“还有这些檀木家具,上面这些炸开的细口,全是因为天气过于干燥,木材里面的水份流失过快导致的你想,这几点是不是恰好就符合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

艾力才反应过来,连忙两步,紧紧的握住了李定安的手。

他觉得,自己的格局实在是太低了两个节目哪能够,至少得一桌

权英瞪着他俩“别高兴太早现在已经不是盗不盗墓的问题,也不止是从什么地方、什么途径流进来的问题。更要说清楚,它当初是怎么出去的不然说一千道一万,也只能是传承无序,也只能来源不明的文物”

“放心,能说清楚的”

“啊”她愣了愣。

“知不知道八国联军”

权英鄙夷的看着他“你别告诉我,这些东西是当年被八国联军抢走的那一批就算是,又怎么到的乌兹别克”

李定安不答反问“那知不知道载漪、载澜”

她顿了顿,一脸迷茫“载什么”

看吧,就知道你不知道。

偏偏还没什么耐心

周世明恍然大悟“李老师说的光绪帝的堂兄弟,慈禧时期的端郡王和辅国公”

“对这些东西应该就和他俩有关”

周世明仔细回忆,但好久也没想到点什么。

“李老师你说”

“好当年慈禧公开向十一国宣战,结果一败涂地。之后八国联军打进京城,逼迫大清给个交待。但不能真让慈禧负责,清政府无奈,只好帮她找了两个背锅的,就是时任军机大臣的载漪和载澜两兄弟

之后,两人被判流放xj,靳令永不得回京但毕竟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慈禧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所以名为流放,其实和搬家差不多史料记载,光是载漪,财货就足足拉了一百多车,等于搬空了整座王府。一家老小加仆妇、护卫,近两百口赴疆”

李定安顿了顿,指了指院子里的东西“这些,应该就是载漪运到xj的家产”

“不对李老师,不对”

周世民使劲的摇着头,“载漪两兄弟确实被流放到了xj,但是这些东西可是艾总从乌兹别克买回来的”

“周老师别急,我刚说的是比较容易查到的史料,接下来说的,是不怎么好查的”

“之后,八国为了逼迫清政府答应辛丑条约中的所有条款,要求严惩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死揪着慈禧不放。

而谁都能有错,慈禧不能有错,没办法,两兄弟只能继续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