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还是叹道“王朝更替,乃是天道循环,若果真有必要,我也不反对子异称帝。”
“然我此前毕竟为汉臣,若子异称帝,还请恕我告老还乡。”
边让这么做,既不想以老师的身份阻碍自己的学生更进一步,又不愿背上不忠的名声,选择告老还乡,倒也并非威胁周琦。
徐庶知其意,当即肃然起敬,起身拜道“先生高义”
大将军府,周琦看着自巴郡传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就在此时,徐庶却是走了进来,道“拜见主公”
周琦看到徐庶到来,当即笑道“元直此来何意”
徐庶正色道“今袁逆篡位,汉室已亡,主公占据南方之地,岂可屈居逆贼之下众臣皆欲请主公登基称帝也”
周琦闻言,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庶,问道“元直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众臣互相串联,打算让自己称帝,又如何瞒得过周琦
甚至于,他还知晓徐庶已经先后拜访过贾诩、田丰以及边让,倒也想知道几人的看法。
徐庶小心翼翼观察着周琦的神情,而后试探性的说道“臣以为,主公称帝无可厚非,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周琦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元直有话但说无妨。”
徐庶看到周琦表情,这才舒了口气,而后以田丰之言告知周琦,又补充说道“就连文礼公对于汉室都尚有感情,况乎天下人”
“主公不妨先封王爵,再隐忍数年,待人心离汉,再称帝不迟。”
按照徐庶的想法,袁绍既然已经称帝,那么汉室就不存在了,人们会逐渐接受既有事实,等到彻底不再想着兴复汉室,也就是周琦称帝的最佳时机。
周琦闻言,不由叹道“元直所言,正合吾意,称帝之事,就不再提了吧。”
徐庶见周琦只说不要再提称帝之事,对于自己此前建议封王之事,却是只字不提,当即心中了然。
徐庶退下以后,急忙召来荆州文武,联袂来见大将军。
周琦故作疑惑的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尔等为何一同前来”
徐庶上前拜道“袁绍篡汉专权,百姓无主。主公威名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以及荆、扬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事不宜迟,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徐庶身后众臣,也都齐声说道。
周琦脸色大变,说道“军师之言差矣。”
“周琦虽据三州之地,仍为臣子,若行此事,是反汉矣。”
徐庶道“反汉者乃袁绍,而非主公也。今天下无主,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主公之神武,如何不能登临此位”
贾诩亦是说道“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
周琦摇头道“孤受先帝厚恩,临终托以重任,要孤僭居尊位,必不也”
诸将齐言道“主公若只推却,众心散矣。”
徐庶却是趁机说道“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扬州、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楚王。”
徐庶这番话,却是出乎了众人预料,可事已至此,既然大将军不愿称帝,那么先封王倒也不算什么。
诸将当即再次齐声说道“主公既不愿称帝,可先封王”
周琦仍然拒绝,道“汝等虽欲尊吾为王,然高祖曾有白马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既无天子明诏,又违高祖之誓,是僭也。”
徐庶道“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随后,徐庶对着许褚、典韦使了个眼色。
许褚当即大叫道“诸将跟随主公南征北战,浴血厮杀,所为者不过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主公既不愿称帝,又不肯封王,吾等岂不心寒”
典韦亦是喝道“主公不进王爵,吾等何以晋升,若如此扭捏,不若各自散去”
诸将见许褚、典韦此等大将军心腹,都敢说出这般妄语,当即心中领会,皆嚷道“主公今日称王也得称,不称王也得称”
面对诸将逼迫,周琦面露苦色,道“尔等如此逼迫,岂非陷孤于不义”
黄忠朗声道“此乃吾等逼迫,谁敢说主公不义”
甘宁亦是喝道“敢有妄言者,某自斩之”
周琦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
公元201年,秋七月,徐庶命人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王粲写表文,上告天地
天子年少继位,却宗庙乏祀,社稷无位;今诸侯并起,群凶觊觎,分裂华夏。
天幸诞育大将军,心怀天下,匡扶社稷。破彭脱于汝南,败黄巾于汝南,诛王国于陈仓,败韩遂于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