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郭嘉献策,孙坚殒命(3 / 4)

黄祖摇头,道“不如也。”

“诸侯与孟德相比,宛若云泥。”

黄祖心中恼怒,当即对着左右厉声喝道“送客”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郭嘉前去面见袁绍以后,知其并非明主,离开冀州返回家乡隐居了六年时间,等戏志才病故,曹操没了谋主,郭嘉才在荀彧的举荐下投靠了曹操。

然郭嘉新至,对于曹操以及兖州局势,还并不怎么了解,而且有心多观察一下曹操,所以才开始并未过多参与政事。

黄祖亲卫见状,急忙上前拦住黄忠,责令其立刻离开。

孙坚心中触动,亦是感叹道“昔日诸侯会盟于酸枣,皆畏战不前,每日大摆宴席,空耗钱粮,唯有孟德举义军,兴义举,主动领兵前去追击董卓。”

孙坚骁勇善战,仰仗豫州以及南阳郡的钱粮,屡次进犯兖州,让曹操疲于应对,心中也难免起了杀心。

曹操问道“文台今日多少岁”

与此同时,又有潜伏进入曹军之中的细作回报“曹操两面受敌,念孙坚乃当世英雄,欲以兖州牧之位相让,只希望孙坚占据兖州以后,能够挡住曹操攻打陶谦,为父报仇雪恨。”

就算黄祖抽风了反叛,吴郡各大世家也不会支持黄祖,恐怕对方今天举兵,明天就横死了。

吴郡毗邻徐州,与徐州之间只是一江之隔,也是江东世家最密集的地方,最好派遣外地郡守。

让黄祖前去担任吴郡郡守,就好像在鱼群里面放了一条鲶鱼,可以把水搅浑,也能制约吴郡世家的发展。

袁术拂袖而去,担心孙坚与曹操联合,遂暗中联络孙坚军中自己心腹将领,夜间发动突袭。

无奈之下,孙坚只得将书与袁术。

“吾尝谓身边众人曰天下若多几个孙文台此等英雄,何愁奸佞不除,汉室不兴”

黄祖深吸一口气,而后说道“承蒙车骑将军厚爱,某愿降”

孙坚所立营寨虽然颇为坚固,根本不怕曹军劫营,奈何军中多有袁术麾下部将,他们与袁术里应外合,再坚固的营寨也抵挡不住。

袁术见上面有改抹字样,问道“书上如何都改抹糊涂”

他打算先等等,看看曹操是否真的以兖州牧之位相让。

“曹操若死,兖州可定也”

孙坚眉头微皱,暗道“此前曹孟德都是以守为主,今日为何如此反常,主动出城邀战”

就在周琦夺取荆州的同时,曹操却是腹背受敌,无比艰难。

却说孙坚势如破竹,一路攻到了定陶,本来打算攻取济阴郡全境,如此兖州就成了个四面漏风的破筛子,哪怕曹操再如何厉害,恐怕也败局已定。

且吴郡毗邻徐州,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前线,让黄祖去守吴郡,也算是人尽其才。

对于黄忠这位威震荆州的猛将,黄祖亦是不敢怠慢,急忙亲自出门相迎“汉升今日怎会来华容看我”

黄祖此人,绝非庸才,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先后射杀孙坚、凌操、徐琨等人,让东吴历经三代,耗时十八载才艰难攻取江夏。

“孙坚虽勇,然若无袁术钱粮支持,也不过是没了爪牙的猛虎,可任意揉捏。”

“吾有一计,可令孙坚首尾不得兼顾,斩其首级如探囊取物”

孙坚答曰“曹操不言,吾何独言之”

曹操叹道“文台与吾同年,往日兴兵讨伐黄巾,皆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矣安得天下清平共乐耶”

在那种情况下,黄祖几乎不可能击败孙权、周瑜等人,保住江夏。

操遂写书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实封,故意多遣从人送往孙坚营寨。

“某弃刀,是顾念你我之间香火之情,不忍与将军动手,仅此而已。”

袁术也趁着等待的机会,派遣心腹将领接管孙坚打下的地盘,而且自己亲自领兵屯于长垣。

“正如当今局势,荆州上下皆降,唯有华容成为一座孤城,只要车骑将军起兵来攻,无需士卒攻城,华容城内将士也会把将军绑缚,开城请降。”

孙坚此时,也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有心不把书信给袁术观看,不过如此一来,误会必然加深。

“曹孟德知兵善战,果非常人,可惜此等英雄,最终却只能与我站在对立面。”

荀彧、程昱虽然都是顶级谋士,可前者更擅内政,后者更擅军事,与谋主之间还差点距离,并不能为曹操规划所有的战略方针。

黄忠却丝毫不惧,双目死死盯着黄祖,沉声道“汝知我武艺,以你我之间距离,我若动手,无人能护得住你。”

可是现在,刘表、蔡瑁先后投降,华容已经成了一座孤城,黄祖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未来当何去何从。

曹操率兵赶来,屡次与孙坚交战,双方互有胜负,都奈何不得对方。

袁术心中微沉,却并未发作,问道“安得不言军务乎”

眼看沛县、丰县为刘备所得,刘备率领麾下兵马,意图攻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