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玄德行了(3 / 4)

一缩脖子,不再言语。

刘备转头看向糜竺,苦笑道“舍弟顽劣,口无遮拦,先生勿怪”

糜竺笑道“三将军这是真性情,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玄德公固然仁义,却有没有想过,若徐州让曹操此等无德之人占据,纵兵大肆屠杀百姓,公于心何忍”

“公此去徐州,并非为了夺取徐州基业,而是为了拯救数百万黎民。”

“玄德公既为汉室宗亲,自当担此重任”

面对糜竺的苦苦劝说,刘备犹豫许久,终究还是叹道“我固然愿意救民于水火,奈何麾下只有兵马千余,又无钱粮,纵然领兵前往徐州,也未必会被陶使君放在眼中。”

见到刘备口风松动,糜竺当即笑道“如今正值乱世,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且玄德公在青州又素有贤名,只需振臂一呼,众人必然争相依附。”

“至于钱粮,玄德公却无需多虑。”

“我糜氏在徐州经营百余载,家中颇有资产,若玄德公不弃,吾愿出钱粮资助一二。”

刘备闻言,这才彻底下定决心,当即就开始在本地征召士卒。

果不其然。

刘备名声极好,且青州饱经战乱,流民无数,很快征召了数千人。

只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饥民,衣不蔽体,面黄肌瘦,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

饶是如此,聚集起来了数千兵马的刘备,看起来也颇有威势。

却说陈登前往寿春游说周琦,反而碰了个钉子。

虽说周琦隆重接待了陈登,可面对陈登的请求,却并没有答应下来,只是拖延时间。

说到底,无论荀彧还是陈登,都错看了周琦。

荀彧所谋之所以没有成功,并非荀彧智谋不行,而是他不知道,周琦这位穿越者对于曹操的戒备心理有多么强。

若是换做别人,能够与曹操一同瓜分徐州,恐怕早就迫不及待地答应下来了。

至于陈登,也是错看了周琦与曹操之间的那份情谊。

当年刺杀沛国相王吉前后,曹操对于周琦的帮助,他至今都未能忘却,而且把这份恩情深深埋藏在心底。

若非曹操的确是汉末最大的boss,此前又在徐州屠城,周琦哪怕为了这份情谊,或许也会出兵相助曹操报仇雪恨。

现在的周琦,并不愿彻底与曹操撕破脸皮。

因此,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境地,周琦也不愿出兵相助陶谦,与曹操开战。

不过周琦也不愿意曹操占据徐州,当即对着陈登说道“豫州袁术,此前攻打陈留,尚且未能攻下长垣。”

“这次曹操再攻徐州,兖州必然空虚,若先生前去豫州游说,袁术必然起兵攻打兖州。”

“如此一来,徐州之危可解矣”

陈登眼看说不动周琦,又不愿无功而返,只得转道前去汝阳,打算游说袁术。

袁术果然被陈登说动,下令孙坚再次起兵攻打长垣。

孙坚却以长垣防守严密,难以攻克为由,建议使用声东击西之策,转攻别处。

却说田楷、刘备引兵来救徐州,糜竺率先返回,谓陶谦曰“吾此去青州求援,青州刺史田楷本不欲相救,好在我晓以利害,最终才说动其领兵来援。”

“然田楷以防备袁绍为由,却并未带来太多兵马。”

陶谦闻言,不由大惊,失声道“兵马不多,如何能挡住曹操”

糜竺却是笑着说道“使君勿忧,吾此去青州,还请来了一位当世英雄,有其相助,必能保徐州无恙”

陶谦闻言大奇,问道“子仲口中英雄,乃是何人”

糜竺道“此人乃汉室宗亲,平原相刘备刘玄德是也”

陶谦不由精神一振,问道“莫非是救援孔文举,为青、徐两州士人所称颂之刘备刘玄德”

糜竺笑道“正是此人”

“玄德公义薄云天,得知曹操肆意屠杀徐州百姓,哪怕手中只有数千兵马,却也义无反顾主动要求前来救援。”

陶谦听到刘备只带来了数千兵马,当即脸色暗淡的说道“兵马不多,如何能够挡住曹操”

糜竺却是自信满满的说道“使君有所不知,玄德公麾下两位结义兄弟,皆有万夫莫挡之勇,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若探囊取物。”

“徐州并不缺兵马粮草,使君麾下丹阳兵更是天下少有的精锐之师,所缺只是统兵将领罢了。”

“若有玄德公及其麾下两位义弟相助,何愁不能击退曹军”

陶谦闻言,这才转怒为喜。

糜竺趁机说道“前线战事紧张,仅凭玄德公麾下兵马,哪怕有两位猛将相助,恐怕也力有不逮。”

“徐州尚有四千丹阳精兵,皆为使君同乡心腹,若能派遣他们相助玄德公驻守小沛,料想曹军不得再进半步。”

陶谦醒悟,当即说道“速调四千丹阳精兵给玄德指挥,一应钱粮不得有缺,令玄德往小沛进兵”

糜竺闻言大喜,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