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车骑图荆州,志才献谏言(3 / 4)

周琦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道“荆州刺史与南阳郡守先后被孙坚所杀,孙坚这位长沙太守也离开了荆州,前去讨伐董卓。”

“北上之前,孙坚还强征了荆州许多士卒。”

“现在荆州空虚,正是夺取荆州全境的最佳时机。”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此机会,吾自当夺取荆州全境”

未曾想。

戏志才听完了周琦的这番话,却是并未出言附和,反而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周琦心中不解,忍不住问道“志才可是有不同看法”

戏志才斟酌了一下语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此时董卓乱政,天下汹汹,正是英雄聚集,铲除国贼之际。”

“明公不参与其中便罢,若反而趁机夺取荆州全境,必会引得天下之人口诛笔伐,就连董卓也会因此忌惮明公。”

“明公曾言生逢乱世,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愚以为,此乃至善之言也。”

“若明公此时夺取荆州全境,有悖于此番言论,亦会锋芒太露,以致成为众矢之的,大为不妥。”

“且明公初至扬州,麾下只有三万可用之兵,扬州诸郡尚未彻底掌握,后方不稳。”

“明公欲兴兵攻取荆州全境,必会征调大量士卒,亦会消耗许多粮草。”

“若事情顺利,能够轻而易举夺取荆州全境,尚且好说。”

“一旦受挫,粮草不济,以致无功而返,必会有损明公威名,彼时莫说攻取荆州,恐怕扬州亦不复为明公所有矣”

周琦闻言,细细品味着戏志才的话,随后只感觉后背冷汗淋漓。

他只想着此时荆州空虚,想要一举拿下荆州全境,继而占据荆、扬两州,虎视天下,却忽略了许多其他的事情。

很多时候,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利益与馅饼之事,极有可能会迷失自我。

周琦便是如此。

他只看到了吞并荆州能够带来的好处,却是有些忽略了其中隐藏的巨大凶险。

虽说荆州刺史、南阳郡守已死,长沙太守孙坚也离开了。

只不过,其余各郡各县仍有官员。

若周琦贸然攻打荆州全境,可谓开了诸侯肆意吞并地盘之先河,以往苦心经营忠于汉室的形象,也会因此崩塌。

此时汉室威严尚在,如果周琦当了这个出头鸟,就算不会众叛亲离,也会大失人望。

一旦名声尽毁,手底下的士卒未必愿意效死。

荆州那些官吏以及大家族,也必然会竭尽所能阻拦周琦。

事情真要闹到了那一步,周琦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更何况。

就算周琦侥幸夺取了荆州,又能如何

值此之时,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都未能坐拥一州之地,假如周琦敢做这个出头鸟,率先占据两个富庶的大州,必会被诸侯视为最大威胁。

到了那个时候,周琦可就要四面皆敌,再也别想安安静静的苟发育了。

所以,此时的周琦,绝不能头脑发热,就想着去吞并荆州。

想通其中关键以后,周琦对着戏志才深深一拜,道“若非志才提醒,吾恐怕已经铸成大错。”

戏志才看到周琦的表现,也不由略微舒了口气。

这些年,周琦虽偶有挫折,总体上也算是顺风顺水,到了现在更是名声卓越,位高权重。

戏志才本来还担心,自己劝谏车骑将军莫要夺取荆州,有可能会引得对方不悦。

未曾想。

周琦非但没有怪罪,反而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向戏志才致谢。

如此胸襟,戏志才忍不住在心中暗赞“真吾主也”

他急忙回礼,道“此乃志才分内之事,如何当得起明公大礼”

周琦却是脸色严肃的说道“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人计短。”

“我总有考虑不当之处,此后还请志才多多指正,莫要让我错判局势,以致酿成大错。”

戏志才道“吾既拜明公为主,自当竭力辅佐”

周琦惊醒过后,却仍旧有些不甘的说道“吾本欲趁此良机夺取荆州,未曾想时机未到。”

“此时不取荆州,待日后朝廷重新任命了荆州牧,以荆州之地利,再想夺取可就不容易了。”

周琦此言非虚。

历史上黄祖这个长败将军驻守江夏郡,东吴都屡攻不下,反而损兵折将,就连孙坚、凌操、徐琨都死于此地。

如果说孙权是不会用兵,那么孙坚、孙策父子二人都骁勇善战,结果对于江夏都屡攻不下。

由此也能看出,占据地利的江夏郡,想要强取究竟多么困难了。

未曾想。

戏志才闻言却是笑道“不取荆州全境,却未必不能取江夏。”

“明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