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虽然绿营苦,但是我八旗就不苦(2 / 3)

到北直的镇压,远到云南的征讨。

咱大清秉承着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原则,让八旗兵反复的进行远在数千里,长征一二年的活动。

在征战途中虽然抢了不少,可是随着江南等地的到手。

八旗兵在西南这些穷地方作战之时却是入不敷支,日益贫困。

甚至还有绿营军官在为八旗叫苦出兵之时,买马置械,凯旋之日,马倒器坏,又须买补,满兵月粮几何,堪此重费

在这里又得表扬一下孙国主了,其实他老人家的云贵给八旗兵们挖了一个大坑。

人家数万八旗,一人四马,倾尽家产,浩浩荡荡去云贵抢劫。

以为云南和江南一样,乃是人间天堂,遍地黄金。

可是抢完一圈后,八旗兵直接哭了

这马累死了一大批,器械坏了一大堆,人还死了那么多。

结果除了粮食外啥都没有

八旗兵们真金白银置办的器械用在云贵上,结果到头来抢便西南,所得金银寥寥。

抢到的粮草又吃了用了,剩下的也不可能不远万里地搬回北京。

不少八旗兵甚至由于囊中羞涩,为了能够置办器械,在出京之前还借了一大笔高利贷。

原本还指望着能在遍地黄金的云南抢上一笔大的好弥补亏空。

结果辛苦作战后却一无所获,还背着阎王贷。

为此还有八旗兵上吊的呢。

所以即便是在历史上的时空,八旗兵们在云南都是一把心酸泪,更别提现在,人都没活着回来几个了。

在咱大清的反动统治下,绿营虽然苦,但八旗就不苦了吗

绿营虽然军饷微薄,但好歹不用自己置办器械,还能开小差去搞搞兼职,搞搞副业,养家糊口。

可八旗兵一旦落魄,却是连满城都不出去,只能在家里忍饥挨饿。

遇上远征战事,还得卖房卖地,倾尽所有,置办器械。

八旗羡慕绿营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随着大西军的出滇,不仅八旗损失与日俱增,而且就连旗饷都开始拖欠了。

由于八旗是咱大清的基本盘,所以满清贵族们不担心八旗兵因为欠饷而造反。

但绿营这些大爷们,一旦欠饷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啊

所以这几年旗兵和旗属们怨气满满,就连顺治帝都不得不下罪己诏。

在顺治十二年对八旗兵们承诺稍事丰足,既沛恩施。

给八旗兵们画起了大饼。

可是咱大清的情况却越来越差,财政亏空越来越大。

大饼已经快不管用了。

甚至还出现了八旗妇女,溺死自己的孩子。

以防止孩子长大之后,家徒四壁的家庭要为其置办器械背上阎王贷。

如此种种惨剧,直接让大批底层旗人破防。

在万般无奈之下,顺治只能和孝庄各自拿出了一万两银子,并号召满清的王公大臣们捐款,赈济八旗。

当然了这些人间惨剧,或者说人间喜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八旗兵的状况。

但是也不能代表全部八旗。

八旗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在这里面分着形形色色的人。

有人贫困潦倒,但也有人生活优渥。

要是家里有点背景,或者父辈抢劫抢得多,又有些头脑,没有肆意花销的。

那么八旗兵的生活还是过得去的。

就比如巴哈纳手中的这支八旗兵,大多生活条件较好,家里的背景又相对较好。

所以这些人不但丰衣足食,而且还往往不用受远征之苦。

可是到了现在,在满清局势如此恶化的情况下。

这些娇生惯养的八旗兵却需要面对西贼精锐了。

这不得不让巴哈纳心忧不已。

“我八旗天兵已经不复当年,但张胜麾下的西贼精锐却是凶悍无比。”

巴哈纳叹气道“若是太祖太宗的铁骑还在,我大清的江山又何至于此啊”

此言一出,八旗将领们纷纷叹气。

是呀,要是那些生长在白山黑水的八旗兵还在,我大清又何惧西贼啊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早已经物是人非。

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主子,在北直,我大清有十万大军,区区万余西贼而已,又有何惧”

一名八旗将领劝说道“主子还是早去用膳,纵使我八旗已经不复当年了,可是我就不信咱大清倾举国之力,还奈何不了一个张胜”

“唉,但愿如此吧。”巴哈纳再次叹了一口气。

随后带着众人走进了一处村庄,开始吃饭休息了。

当天夜里,八旗兵们烧起了一堆堆篝火,开始在这几处村庄睡起了大觉。

然而正在此举,距离他们只有区区几十里的骁骑镇前锋却遇见了几名难民。

“你说什么,鞑子屠了你们村”副将张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