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耿继茂:精忠啊,你虽然还活着(2 / 3)

“那倒没有,这位平南王不愿意投降,只是他麾下的部将却是不愿意打了。”使者微微一笑,把尚藩的降书递给了耿继茂。

“无耻”耿继茂一看顿时勃然大怒,尚藩竟然想要卖掉他,把他耿继茂和耿藩当成了投名状。

两藩守城,正是同心协力,共度危机之时。

尚藩竟然打着卖队友的算盘

这这这令人发指啊

一众耿藩将领闻言后勃然大怒,纷纷斥责起来尚藩。

使者见状暗自觉得好笑,这帮人现在在痛斥队友卖队友,可他们自己不也在干这种事情吗

“班志富、吴进忠、由云龙,本王必杀尔等”耿继茂怒气冲冲,发下了狠话。

“王爷,尚藩如此,也怪不得我们痛下杀手了”刘进忠阴森森地开口道。

这个刘进忠乃是耿继茂标下的右标副将,历史上耿藩移镇福建时被留了下来担任潮州总兵。

后面耿精忠耿王爷在福建反清后,他在广东第一个举起义旗的人。

和祖泽清一东一西,搞得尚可喜左右开花。

如今这情况,本就对咱大清不怎么忠的刘进忠自然是力主反正了。

“王爷,如今尚藩已经想要对我耿藩下手,唯有先下手为强,我等兄弟才能够活命”

靖南藩标下左翼总兵徐得功郑重开口。

一时间刘进忠、徐得功这种耿藩老将,马九玉、白显忠、曾养性、江元勋等耿藩新秀纷纷开口,都支持耿藩反正。

这些历史上撼动了东南半壁的大清终臣可不愿意在广州城中为咱大清陪葬。

要不是条件没谈拢,他们早就献城了呢

“贵使,不知奉节王是什么意思”耿继茂拱手道。

“靖南王,国主以前说过在广东尚可喜是死不悔改的狗汉奸,而王爷毕竟是汉人,他人未必不能弃暗投明。”使者微笑道

“王爷让我将尚藩降书交给靖南王本事就代表着诚意。”

“若不是如此王爷大可和尚藩合作,诛杀你们耿藩将士。”

“不错,本王得到国主之评,还有奉节王的看重,真乃三生有幸啊”耿继茂擦了一把汗道。

眼下在广东,王自奇选谁谁就能活,另一方就得死。

耿继茂自然是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价而沽了。

不然把人家王自奇惹急,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耿王爷,鞑子逼死了你父亲,对耿藩的反正无论是国主还是王爷都是放心了。”

“只是你们提出来的条件还得降一降,不然王爷不好跟国主交代啊。”使者语重心长道。

“对对对。”耿继茂点头如捣蒜一般道“我耿藩在城外的产业,本王不敢奢侈了,但在城内的家业还有职位、编制小王还请奉节王保全。”

“这是自然。”使者笑道“耿藩反正后待遇对等于驾前军,耿藩将士可按照驾前天兵的标准在广东分地,只是王爷有一事想请靖南王帮忙。”

此言一出,耿藩将士纷纷露出了笑容。

虽然和圈出来的地相比,按照驾前军的标准底层的士兵倒是没少什么,但他们这些将领就受损严重了。

但在眼下的这种局面,尚藩都已经和王自奇谈条件了,耿藩要是还不识好歹就是自取灭亡了。

“奉节王又有要求,小使但讲无妨”耿继茂连忙道。

“我驾前天兵在广州围城已久,粮饷匮乏,想请耿藩助饷二百万”使者缓缓道。

“什么”耿继茂等人闻言,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自古投降者就算没有加官进爵,也该保留职位和产业了。

人家姜瓖就是这个待遇,可人家最终还是反了。

耿藩反正,献出广州,这还要助饷两百万,这上哪说理去

“怎么王爷不同意吗”使者微笑道。

耿继茂闻言脸上阴晴不定,这二百万他倒是掏得起,可是就这样掏出去也未免太窝囊了吧

“王爷,咱们耿藩守着金山也不能当饭吃了,还不如献给奉节王,让兄弟们能够保全身家。”刘进忠率先开口。

不少耿藩将领也纷纷赞同,只要能够保住在城中的产业,他们这些将领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崇祯朝时咱大明的窟窿还不是崇祯自己从老百姓头上刮上来补的。

手底下的达官贵人、文武百官不都没事吗

不就是两百万吗,靖南王府里有的是金银。

虽然让王爷出血了,但只要能保住兄弟们的产业耿继茂的两百万出得就值

“王爷,刘副将说得没错,这金山银山又不能当饭吃,还是献给奉节王带兄弟走条明路吧。”徐得功也郑重开口道。

耿继茂闻言脸差点就绿了,和尚可喜不同,他只是耿仲明的儿子不是耿仲明。

所以他在这些父亲的老部下面前没有那么大的威望。

这些骄兵悍将们虽然也听指挥,可耿藩毕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