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名望举起望远镜,牙齿紧咬。
眼下已经有两股清军进入磨盘山之中,延绵十余里,但还有一股清军还没有进入伏击圈中。
粗略算下来,只怕是伏击圈中的清军已经有四万余人,而在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
“泰安伯,鞑子众多,要是悉数放入,只怕会撑死我们”总兵高允成咬牙道。
在现在,由于滇京事变中,永历朝廷的大臣们,死难者数十家。
而光禄寺少卿卢桂生这個小人物,也已经在孙国主的授意下被锦衣卫随手除去。
明军没有了泄密的风险。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明军的实力大损。
大批原本应该在各地牵制清军的西营将士,被带到了广西。
所以面对数量大增的清军,六千晋藩孤军,仍旧压力巨大。
“事到如今,不知道鞑子后续还有多少人马,晋王令我待吴三桂全军进入后再鸣炮出战,眼下只能先发动了”窦名望叹了一口气。
清军人多势众,要是等他们全军进入磨盘山。
只怕鞑子的先锋部队已经出了伏击圈。
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泰安伯,你可放心率兄弟们直冲吴三桂的大旗,给我五百将士,我必堵住鞑子的后军”
高允成看着即将到来的鞑子的后军,咬牙道。
窦名望闻言,拳头紧握。
现在看来,鞑子的后军源源不断,所部至少在万人以上。
高允成以五百人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眼下他手中只有区区两千人马。
整个磨盘山地区,也只有六千孤军。
要是让高允成带一千人去阻挡吴三桂的援军。
那么他自己就只有区区一千人去冲吴三桂的本阵了
“泰安伯,火烧眉毛了眼下只怕鞑子的先锋已经进入了三伏之内”
高允成急切道“要是再犹豫,只怕这些鞑子就过了三伏,直接抵达晋王所在了”
窦名望闻言双眼陡然睁大。
“好我给你留五百人在此,阻挡鞑子的后军”
“本伯这就率军鸣炮出战”窦名望咬牙道。
“泰安伯保重,在你阵斩吴三桂之前,允成除非是死,否则必不让一个鞑子扰乱泰安伯的壮举此战我军必胜”高允成郑重道。
“我军必胜”窦名望面目狰狞了起来。
他披上了自己厚重的战甲,拿着重达数十斤的云南斩马刀,大喝一声
“竖旗”
“鸣炮”
山洞中,数十名晋藩战士,鱼贯而出,一杆巨大的龙抱日月旗出现在山峰上,迎风飘扬。
“鸣炮”
“鸣炮”
数十名明军战士齐声大呼,大旗迅速飘扬。
一股狼烟在山洞附近骤然升起,向着初伏的晋藩将士传递着军令。
“开炮”
磨盘山上,十余门隐藏好的中小型火炮对准了吴三桂的中军。
一根根导火索点燃。
轰的一声巨响。
一颗炮弹自上而下,轰入清军的阵中,当场炸死了数人。
“敌袭有埋伏”
清军阵中,各种声音夹杂,仓促之间,一股慌乱蔓延开来。
轰轰轰
就在此时,明军事先埋藏好的地雷轰然爆炸。
让慌乱中的清军更为骚乱。
“给我冲,杀了吴三桂”
窦名望大吼一声,跨上了自己的战马,不顾一切冲向了山下的敌军。
“杀鞑子杀鞑子”
一千五百名晋藩战士,拿着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咆哮着发起了决死冲锋。
“有埋伏,快跑”
山下,不少清军士兵肝胆欲裂,看着疯狂而来的明军惊慌不已。
嗖的一下,一道刀光闪过。
一名惊慌失措的士兵被军官一刀砍死。
“不要乱,速速披甲,迎敌”
虽然心中大为惶恐,但是这支清军,不是满蒙精兵,就是吴三桂的老本,最差的也是绿营精锐。
所以即便遇到了埋伏,但整支军队的组织仍旧没有瓦解。
一名名清军迅速走向随军马车,连滚带爬的穿戴起自己的盔甲。
由于负甲行军,不仅速度缓慢,而且会极大地消耗士兵的体力。
所以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在长途行军中,都会让士兵们卸甲。
将笨重的盔甲放在配属的运输车辆上,只携带兵器行走。
这种安排固然提升了军队的机动性,保留了士兵们的体力。
可在仓促遭遇埋伏之时,却成为了致命的破绽
“杀”窦名望手持云南斩马刀,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重甲,率先杀入清军中。
直接他大手一挥,巨大的斩马刀朝着一名清军立劈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