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杨荣也站出来说道。
但这么做的后果也十分明显,宦官不能人道,对黄白之物自然也格外贪婪,皇宫中有上头管着,宦官还不敢放肆,但到了地方,无人监督之下,这些宦官一个个都是拼命的敛财,根本不顾地方百姓的死活。
这次交趾的叛乱,完全就是人祸,当初朱高煦坐镇交趾,曾经将当地的豪族一网打尽,随后布政使黄福施以仁政,让交趾人能够休养生息,所以在那几年里,交趾一直十分的平静,甚至还有交趾人读书考中了举人。
“杨荣,朕要如何做,难道还要你来教”
杨荣刚一离开武英殿,立刻向夏元吉表达不满道。
其实对于朱瞻基重用宦官这件事,内阁早就十分不满了,因为宦官不但派驻到地方,同时宫里的宦官也开始掌握一些权力,比如内阁批阅过的奏本,本来应该由朱瞻基亲自处理,但他有时懒得看,竟然交给宦官代为批红,虽然只是偶尔为之,但已经是个很不好的苗头了。
但他显然觉得身边识字的宦官太少,用起来不顺手,所以才借着儿子的名义,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识字,这个口子若是一开,日后宦官得到教育,不但会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也会让他们有能力干预政事。
“陛下”
所以现在宫中绝大部分宦官都是文盲,但还是有少量宦官是识字的,比如当初燕王府的宦官,像郑和等人都是跟随朱棣或朱高炽一块读书长大,所以朱瞻基之前才会让身边的宦官帮自己批红。
杨荣还想再说什么,却只见朱瞻基一拍桌子打断道“好了,皇宫之中的事,还容不得外人插手,朕意已决,你们退下吧”
朱瞻基当即下旨道。
看到所有人都反对,朱瞻基却脸色一冷再次道“刚才你们谁说的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决定,那只是因为当时的形势,现在朕在位,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设立内书堂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特别是杨荣,一张脸憋的通红,但却只能死死的掐住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再乱说的话,自己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发生变化,第一是军队的腐化,导致地方驻军上层欺压下层,有些军户连田地都被军官给吞并了,自己也成为军官家的佃户。
“一派胡言,当初汉王在交趾一通乱杀,结果那帮交趾人反而老老实实了许多年,现在朕刚登基,他们就敢叛乱,是不是觉得朕的屠刀不如汉王”
有夏元吉和杨荣带头,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是纷纷反对,能进入内阁的人都不傻,知道如果让宦官识字,日后他们肯定会掌握更大的权力,甚至达到牵制内阁的目的。
直到现在,他还称朱高煦为汉王,显然不承认对方立国称帝的事。
杨荣却是个刚烈的性子,面对朱瞻基的训斥也是丝毫不让的争辩道。
这种情况离北京越远,就越是明显,以南方尤其严重,交趾这种地方就更别说了。
夏元吉说到这里,也不禁在心中再次埋怨起朱瞻壑,要不是他设计的这个破内阁,连半点牵制皇帝的权力都没有,他们又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内书堂成立,让那些阉人重掌大权吗”
朱瞻基这时也生气了,当即指着杨荣怒声反问道。
杨荣再次气急的问道。
说实话,杨荣现在对朱瞻基是越来越不满了,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顶撞对方,可哪怕他现在是内阁大臣,官拜工部尚书,却还是拿朱瞻基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荣和杨士奇交好,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有时候他真想听杨士奇的劝说,干脆把官辞了,带着家人去天竺投奔朱高煦算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