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舆论攻心(3 / 3)

个成功例子的现身说法,再加上科里亚的诉苦,那种被压迫的共鸣,让这股反叛的浪潮瞬间席卷四面八方。

一时间居然冒出来三十几路打明旗号的起义军,还有一些想要闷声发大财的。

尤其是主力部队前往中原支援的地区,这种反叛的浪潮更加沸腾。

“混账!混账!朕要讲这些混账全部杀掉!”皇太极愤怒的咆哮着。

遍地烽火的消息,让他彻底的失去了理智。

蒙古八旗的消息已经让他足够烦躁了,凉州、西域的战败更是雪上加霜。

而这诸多的起义军反叛,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皇太极实际上并不在意有人反叛,甚至有的还是他主动促成的,就是为了让八旗子弟居安思危。

也是给他们找到目标,打打仗保持内部活力。

后面和大明遭遇了之后,这种内驱性质的反叛就完全消声觅迹了。

尤其是在他将准格尔彻底变成一个地名之后,就只剩下一些山贼土匪什么的。

但是这一次,他很清楚,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绝对有星汉的支持。

他恨不得立刻发兵,将这些混蛋全部诛九族。

但是问题是他做不到。

韩信围而不攻,专心致志的朝着四周扩散掠夺,他们又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耐着心字等待援军抵达。

可海上航线被截断,凉州等地的援军又迟迟不到,剩下的只能等江东等地区的援军。

离得近的就是新罗辽东等地区,可问题是祖地也被包围,那边的重要性还在国都之上。

所以皇太极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的等待下去。

这也是众多谋士所料定的心态。

毕竟战火是烧在清庭自家门口的,打碎点瓶瓶罐罐是真的会很心疼的。

皇太极是千金之躯,也不敢以身犯险,所以注定他们这边的围困会很容易。

只要他们不攻城,皇太极就永远不会狗急跳墙,这也是韩信完全没有切断水源的原因。

他们也不想和皇太极现在就来个血拼,对于他们而言,这一次战争的次数越少越有利。

双方的兵力差距是实打实的,一旦战斗的次数过多,他们无法维持足够的兵力,到时候很有可能会被对方直接耗死。

不过有的战斗是避免不了的。

韩信自身坐镇燕京附近,然后将一批将校派遣出去,截杀对面的援军,防止对方组成什么正式规模的大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切断燕京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让这个帝国的心脏变成一座孤城。

皇太极失去掌控的地方越多,就会越发的急躁,就越容易出错。

军神之争,更加急躁的一方,显然会更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