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诸胡合流(1 / 2)

鹅的三国 中更 4309 字 14天前

平城,刘备穿戴铠甲站在城楼处,顺着关羽所指望去。

就见乌桓大角雄鹿战旗处,蹋顿正召集城外汉胡联军首领讲话。

关羽讲述:“乌桓来的迅疾,已分兵围困。如今开城放各部入城,自能避害。只是城内储粮不足十日,大队人马入据,人吃马嚼,难支撑五日。除非宰杀马匹,这会失各部军心。”

粮秣不足的压力始终存在,刘备平静说:“各部也知平城储粮不足,放他们入城,也会迟疑。蹋顿布兵在侧,若开城门,各部争相涌入,反倒自乱阵脚。”

他扭头去看负责斥候侦查的赵云:“子龙,大司马何在?”

“在参合陂,昨日傍晚大司马前锋部伍接管参合陂大营,营内草料可供大司马所部马匹七日用度。”

赵云又补充说:“大司马麾下接连征战,缴获马匹甚多。”

“主公,七日草料,宰杀随军马匹,大司马还能支撑半月。半月内,马腾必能进援。”

赵云展臂指着远处商议的蹋顿等人:“城外各部本就粮秣匮乏,据大司马传来的消息,轲比能已率鲜卑各部自广宁出塞远遁。待河北兵马抵达,敌众粮秣更缺。”

孙乾也说:“代地贫瘠,鲜卑举族迁徙,牛羊兽群驱赶一空,敌军也难寻觅兽群。”

赵云继续说:“张燕入据代县,代县以南各乌桓小部纵然有兽群,也难驱赶到前线。倒是平城以西,雁门乌桓各部兽群驱赶到前线,可供敌军五到十日用度。期间若是河北后继运粮队抵达,敌军乏粮困境自解。”

说着赵云又展臂指着东边遥远处:“渔阳乌桓小部若献出兽群,也能支用五日以上,这是我军难以阻断的。”

刘备心中估算,就问徐庶:“军师如何看?”

“粮秣已难制约敌众。”

徐庶给出自己的判断,手中狭长麈尾羽扇指着蹋顿所在:“主公向来仁德,不会做出让各部进献兽群之事。此战对东胡、二州豪强来说不胜即死,自当全力以赴。若双方相持日久,我城中无援,必率先绝粮。还请主公遣使大司马处,述说难处。”

刘备点头,他已经吃过一次断粮的苦,刻骨铭心的苦,他不想吃第二次。

就扭头看赵云:“今夜子龙率精骑破围,前往参合陂面见大司马。大司马储粮不足,我也不求大司马分粮给我。子龙可与翼德配合大司马破敌杀贼,掠粮秣兽群以解平城匮乏。”

“喏!”

赵云当即应下,都是边郡人,很清楚城外汉胡联军的底色,被蹋顿收编只是个时间问题。

此前不好动手抢,等这伙人叛离后,动手时就没了顾虑。

随后刘备望着远处聚集的汉胡首领,他神情沉静,片刻后侧头对关羽说:“云长,或许大司马是对的。剿灭彼辈,才是边郡长治久安之道。化胡为民,虽然仁德,但遗害长远。”

“兄长所言极是。”

关羽也是松一口气,他也清楚刘备这段时间有多么煎熬。

幽州乡党的依附之情不是假的,但需要付出代价。

本想慢慢调整,改善幽州整体风气,但大司马提出的会面,激化了这种转型、改良期间存在的矛盾。

刘备也是拖着,向汇合关羽、赵云各部后,增强中军实力,然后内部达成共识后再去会面。

没想到大司马行事果烈,竟然走飞狐径东出,不仅引爆了幽州豪强,连着冀州也一并引爆。

对于刘备最初的计划,关羽不好点评什么。

但就自我认知和本性来说,关羽素来看这些豪强很不顺眼。

唯有彻底打扫干净,才是小民生计所在。

对于张飞的急躁,关羽还是觉得张飞有些不够狠厉,竟然将鲜于辅吓跑了。

若不是顾忌名声以及刘备的感受,关羽早就动手了。

元从将领与幽州豪杰之间的矛盾,张飞夹在中间尚且不自在,更别说是关羽、赵云。

他们商议之际,参合陂大营内早已鼾声一片。

人马行军疲倦,大营内储有足有的草料、田稿,简单划分营区后,很多吏士来不及脱卸铠甲,就扑倒在草堆里呼呼大睡。

参合陂顾名思义,这是一处相对大型的水利工程。

这里驻军,水陂塘堤就是极好的营垒。

附近田野开阔平坦,视野极好。

双方大军决战,都会寻找一处己方不吃亏的开阔地形。

参合陂就很妙,刘备最初选择在这里筑营,作为会面时的场所,就考虑到了意外遇袭的风险。地形开阔,水陂营地附近又勉强有一点点高度、视野优势;在这里迎敌,自可从容调兵、迎敌。

最重要的是,营地内不会缺水。

黑熊引着法正、张辽、张飞巡视营外地形,每走一段路程,就会根据地形起伏,在地图上勾画粗糙等高线。

光是看等高线,就能清楚知道地形起伏变化。

河渠、道路,附近居民逃逸一空的村社也有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