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传言之事为真,我儿可愿与此人交好”
“父亲,袁本初废长立幼引天下诟病;可观黑校尉言论,袁冀州必有过人之处。只是袁本初爱护诸子,不忍裁断。如今郭图、辛评之流见杀,袁青州根基已绝,此乃嘉事尔。”
刘琦详细讲述自己的观点“黑校尉初入河北如何能杀郭图辛评其中必有审正南、袁冀州之力。孩儿以为,黑校尉出走河北,只是为安抚袁青州。其来我州,督促玄德公出战中原是假,配合袁青州取关中是真。”
他观察刘表神情变化,小心翼翼阐述自己立场“观黑校尉左右护卫,可知其随船甲士之精锐。他起事前后不及半年,如何能有这等精锐效力”
“我儿所言也是我所顾虑的,这应是袁氏计谋。”
刘表做出判断“你尽力助他壮大部曲,我要看看玄德究竟能忍几时。他近来常与庞德公、司马徽往来,我深不喜。”
“父亲是担心”
“我不怕他动手,就怕他不动手。”
刘表垂眉看大儿子“不争之争,实难抵御。”
随即刘表又垂目看自己手背,皮肤松弛,生出了斑。
可惜刘琦缺乏天下、荆襄认可的清誉、令名,也缺乏军队的强势拥护。
就连刘琦本人的性格也有些柔弱,易于轻信别人的言辞,缺乏猜疑的心思,不够专断刚愎。
荆州能不能传给刘琦不重要,自己有安定荆州之功,极少侵扰荆州士民的生活。
就算基业落在其他人手里,其他人也会恩养自己的子嗣。
只是若能传到子嗣手里,岂不是更好
刘表心中还存着一份念想,思索河北袁尚、袁谭兄弟相争的更多内幕。
袁绍再老糊涂,也不至于糊涂到分不清贤明、愚蠢。
可能袁尚真的是個文武兼资的优秀继承人,唯一的错误就是袁绍不够果决。
显然,刘琦与自己一样,利于守成。
荆州基业还未向外开拓,这守成未免过于痴心妄想。
袁绍很难下手,自己难道就能下手
思索着这些事情,刘表就觉得抑郁难受,就对刘琦说“玄德北伐,需要可信之人统御兵马驻守宛城。我有意授你三千兵马,前去守御宛城,以护卫粮道。”
“是,孩儿愿往。”
刘琦起身应命,也告退离开。
他对黑熊有更多的信任,彼此接触时间更长,黑熊没有隐瞒河北的情况,他也没有隐瞒荆州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黑熊无意久留荆州,要走武关道配合袁氏攻掠关中。
没有足够的信任,黑熊怎么敢执行这种九死一生的作战任务
所以哪里是黑熊劫持二袁去黎阳,更大可能应该是二袁兄弟联手除掉了辛评、郭图,一起送黑熊到黎阳,彼此盟誓后分别。
他离去后不久,镇南将军幕府从事伊籍入见刘表。
带来一条最新的消息“主公,筑阳来报,黑校尉所部登船驱马,逆丹水而上,不知欲往何处。”
“且不管他,多给钱粮,听其自便。”
刘表打量伊籍,刘表成名甚早,许多乡党少年追随依附,伊籍少年时就追随他。
他想到了河北郭图、辛评的死讯,这两个人是追随袁绍的元勋旧臣;就因河北大姓审配等人拥护袁尚,所以郭图这些外州元勋旧臣就死了。
河北之郭图、辛评,放到荆州不就是伊籍、王粲
自己六十岁了,袁绍才五十二三岁。
到底该全面扶持大儿子,还是压制
压制有压制的好处,一旦自己死后荆州完整落到朝廷手里,起码子孙富贵不缺。
若是扶持,新旧更替之后,刘琦不会束手投降,追随刘琦左右的士人也会放手一搏。
打烂荆州死多少人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琦已无退路,会带着很多人一起死。
敌人,可不仅仅是曹操、孙权那么简单。
郭图、辛评的死讯传来,会刺激镇南将军幕府的外州人若自己不拿出一个让山阳乡党满意的态度,他们可能会采取激进态度。
不需要动兵动刀,只要严格执法,必然会跟荆州大姓爆发不死不休的冲突。
这跟荆州的休养大环境相违背,也不符合家族平安落地的计划。
袁绍为难的事情,提前轮到刘表为难了。
刘表筑阳方面加急送来的公文,思索安抚山阳乡党的策略。
稳住这些人,别闹事就行了。
论彼此亲近,他已经在荆州扎根生活了十二年,对刘表来说山阳乡党与荆州大姓区别不大了。
想了又想,刘表就说“南阳三分,东北有义阳郡,东南有章陵郡。今玄德屯新野,我欲表奏朝廷使玄德旧吏出任南阳郡守。”
伊籍面露急色“主公,南阳虽残破,析分章陵二郡后尚有三万户人口。若授玄德公,恐日后难以制衡。”
“我何尝不知”
刘表语气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