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佑巡礼的队伍,踏雪而来,缓缓抵达江城。
十一月的江城,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河道已经冻结成冰,只有小桥再无流水。
黑瓦之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与白墙融为一体,远远望去,恍若一座座琼楼玉宇。
与长安恢弘大气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从冰雕玉砌的幻梦中走出,精致小巧,又透着人间热闹烟火气。
宋海音缓步走在拱桥之上,脚下的青石早已结上一层薄薄的冰霜。
她望着桥下两岸被冻得僵直的竹林与垂柳,心中不由得浮现出另一棵树的影子——那棵无论何时都在开花的梨树。
如今,可还安好?
不过,它们在大人手下,应该能活得更好吧……
正在她出神之际,脚边忽然有一丝轻微的触感,像是有什么东西正悄悄地蹭过她的靴子。
她低头一看,只见一团雪白的绒毛从她脚边滚过,迅速地钻入了她雪白的长袍之下。
是什么?
小动物吗?
可是……
鼻端竟然弥漫起一股熟悉的清香……
她轻轻提起裙角,一双水润圆亮的眼睛正怯生生地抬头望着她,那团毛茸茸的东西,竟是一簇繁盛的梨花。
一瞬间,她怔住了。
她心念微动,赶紧垂下裙角,将这不知从何而来的梨树诡宝宝遮好。
随即,一股微凉的触感贴上了她的小腿,那小东西轻轻地抱住了她,仿佛撒娇似的紧紧贴着不放。
她心中微暖,但难免疑惑。
大人不是往北边去了吗?
这小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宋大人,您是怎么了?”一位在拱桥下卖香辣豆腐包的大娘注意到宋海音神色的异样,关切地轻声问道。
宋海音轻轻摇头,笑道:“只是看这江南雪景,别有一番风味。”
“是啊,可这雪下得实在太久了。”大娘叹息道,低头继续翻动在油上煎着的豆腐包,“若是明年还是这般,我这豆腐包怕是做不下去了。没有小麦,没有豆子,咱们这些人,又能靠什么活下去呢?”
“宋大人,听说神佑巡礼能赐福人间,求您一定要在神前替我们求求情,让无上神保佑我们哪!”旁边另一位卖冻梨的大叔忍不住满脸愁容地说道。
宋海音的目光看向神庙的方向。
那里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明日神佑之礼的仪式所需,能看到袅袅青烟升腾而起,那是正在燃烧的鲛人油脂长明灯。
当然,所谓的“鲛人”并非传说中的人首鱼身的神秘存在,而是一种长相丑陋的巨型怪鱼,体内油脂能够燃烧许久,青烟能直上九天,所以总是用来做长明灯的材料,正好合适向无上神供奉香火。
可她知道,如今的“无上神”,早已无法享用这些香火。
她收回目光,柔声安抚道:“明日便是神佑之礼,神定会护佑众生,不必忧心。”
“宋神官说可以,那一定可以!”
“是啊,据说海音神官那是妙手回春,救人无数啊!”
“正是,我听说我那在隔壁苏城的大舅子,也是被宋神官所救的呢!”
周围的百姓纷纷称颂,桥上桥下热腾起来。
宋海音面上微红:“不敢当,只是尽力而为罢了。”
这一趟巡礼,她虽位阶不高,却在沿途中恰巧救治了不少病患。
久而久之,竟也传出了不小的名声,甚至在她尚未抵达江城之前,已有许多关于她的传闻在坊间流传。
眼前卖豆腐包的大娘听了宋海音的话,也热情起来。
“对了,宋神官,您要不要尝尝我家的豆腐包?又香又辣,包好吃!”
宋海音莞尔一笑,目光落在摊上的豆腐包上,缓缓道:“嗯,想要两个香辣豆腐包。”
“好嘞!”大娘笑逐颜开。
很快,两个刚出锅的豆腐包被细心地包进油纸,冒着腾腾热气递到宋海音面前。
宋海音递过去几枚铜钱,却被大娘推阻回来。
“宋神官为民做事,我又怎么好意思收你钱呢?”
“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神官也是一样。”宋海音坚持道。
大娘一怔愣,似乎没想到堂堂神官会说出这种话,愣神间铜钱便被塞进她的手中。
随后宋神官忽然又轻声问道:
“对了,娘子……你家中,可是有一位身患重病之人?”
话音落下,大娘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
她手中递出的包子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抹惊疑。
“我……”
她不自觉地四下张望,似在顾虑什么。
宋海音温柔地伸手接过包子,另一只手抓住大娘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微凉的指尖,压低了声音道:
“莫怕,我只是感受到娘子心中那股挥之不去的忧虑……你定是日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