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胎神之心(三十五)
刚过两岁生日的地母大人,用小触手缠着身子骑上那头日渐“骡”仗人势、愈发哨神气的小骡子,慢悠悠地往山谷去。
到了山谷,眼前是一片反射着晚霞的天耳湖,银色的湖面被染成了深邃的紫红色,山脊上的天工坊灯火点点,在渐渐暗下去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明亮。
在山脊上走了一会儿,瞧见前方一点银色反光。
那是朱九清头戴着铁锅,正蹲在山谷边缘。
走近一看,他看着天空,手里拿着一张大饼,嘴巴张得大大的,但一口饼子都还没咽下去。
柳笙说道:“你在想什么”
朱九清却像是听不见一样,依旧愣愣地张大嘴对着天空。
柳笙只好下了骡子,走到他身边,也坐下静静地对着天空。
听着“世界”低配版絮絮叨叨地处理着这些噪音,将之捋清楚传入旁边的铁锅里。
朱九清似乎终于想起什么,然后把嘴里的饼子嚼动几下咽了下去,然后又在衣兜里摸索着什么。
这时候,一张纸和一支炭笔递到了他的手里。
朱九清欢喜地接下,写了几个字,忽然顿住了。
这笔……似乎只有大人才会用。
他吓了一跳般地抬起头,朝旁边看去。
却见小小的身影在晚霞下,正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惊慌失措:“有这么吓人吗”
“大人,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吱一声”朱九清埋怨道。
柳笙却说:“看你那么专注,我也不好打扰。”
她自己也是做研修的,当然知道想到关键处若是被打扰,说不定那一点灵感就瞬间烟消云散。
虽然对于她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切!】
不知心海中何处传来轻轻一声机械音,毫无感情地表示轻蔑。
总之不重要。
研修人惜研修人,自然不会做那样的恶人。
“你继续吧。”她轻声说道。
朱九清写了几笔,最终颓然放下,叹了一声。
“没了,还是想不到。”
说着他的脑袋垂了下去。
铁锅“咣”一下,差点要从头上掉下来,却被他熟练地扶住了。
“我还是什么都听不出来。”
朱九清摇了摇头,从怀里拿出一叠厚厚的纸片,虽然看着有些皱巴巴的,但是都依着顺序一张张叠好,显然整理得很细致,只是因为经常翻阅磨出了毛边。
“这些是我这些年听到的声音,按照相似的音调的字记录下来,不过怎么看都不成意思。后来我还用了五声音阶法,但还是找不到规律……每次我觉得这回该对了吧,结果总还是差那么一两个音节。”
“这些声音,似乎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存在……”
朱九清想挠挠脑袋,但只是挠在铁锅上,发出刺耳的划拉声。
对于天耳湖的困惑,不仅是朱九清有。
柳笙也有。
所以她也常常在这山脊边,凝视着天耳湖,琢磨着“世界”低配版传来的原始数据。
所谓的声音,其实只是处理后的波形,更原始的,甚至不是声音,而是某种波段、某种信号,人耳听不见。
现在的天耳湖设计已经是她改进后的结果。
柳笙没有继续沿用雪山上那些分散的“小锅”,而是设计了一口单一的“大锅”。她意识到,之前的“锅”太过分散,捕捉到的声音自然就像落入了多个不同的池塘,彼此之间互相扰乱,信号纷杂,难以分辨。
每一个锅的接收范围不同,彼此间的时间延迟和相位差,使得声音中夹杂了层层噪音,这或许正是导致最终听出来的声音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倒不如将无数池塘化为一片完整的湖泊。
天耳湖的概念,正是基于这一想法。
现在单一的“锅”,或者说“湖泊”,能让天音凝聚并放大。
无论是来自星空深处的波动,还是来自虚空的低语,都能被天耳湖所捕捉,以更清晰、纯粹的方式,最终落入像是朱九清现在头上所戴的“锅”状接收器中。
只是关于这些声音要如何识别、如何分离、如何解码,她还在思索中。
不过,在这过程中,她也有了别的想法,加入了别的设置。
她轻轻一动念,天耳湖的表面顿时泛起波纹,形成了四个凹陷下去的圆锥形结构,分别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
顿时,四种不同的杂音重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的声响,但朱九清一听,却能立刻辨别出其中的四种不同声音。
“这就是大人所说的隐藏功能”他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柳笙点点头,心中暗自聆听着“世界”低配版的反馈,同时继续用小触手调整那些金属薄片背面的角度,把四个圆锥体合并成一个深深陷下的圆锥形接收器,中心指向天空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