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随手绘图才华展第二更
翌日依旧是晴天,不用担心麦子。
苎麻和油菜籽先收完,下丘村的人昨天晚上放水泡的地,今天一早趁着天还不那么热,赶牲口下去翻。
大牲口多的优势一下子便体现出来,仅仅泡了一晚上的地,翻的时候还很硬,却架不住牲口有力气和犁好。
“瞧着今日能翻完,明天耙,泡上水养一天,就可以移栽稻秧了。”
在地边看着的朱元璋懂行,下丘村干活的效率用钱砸出来的。
“待陛下把和林打下来,便可在那里修一些堡,用来养殖牲畜,大明百姓则多了可用之物。”
里长也不需要自己动手了,村子中的男人去扶犁足够,旁边还有军士帮忙,女人呆在岸上帮忙做饭。
水军昨天晚上就跑到湖里网鱼,也有的去应天府拿食材。
指望下丘村供应几万人的队伍,猪啊、羊啊、竹鼠、家禽都得杀光了。
昨天晚上羊汤就没给很多人喝,他们吃的是从罐头炖菜,像东北乱炖似的,不过没有土豆、芸豆。
朱元璋回头看北方“可不止那一处,山西、陕西加上河套地区,再无受随时受攻击之险。”
“陛下所言甚是,加上北平那里,曾经宋朝失去的幽燕之地,同样能养马,物产丰富。”
里长的脑海中又出现地图,憨憨把整个明朝的地图都给画出来了,一天画一点,画了两年多。
“宜长,咱发现你的记性好啊曾经怎没考科举”
朱元璋察觉出来了,二儿子跟在朱宜长身边,遇到事情,这个里长总能教导一番。
与自己说话的时候,不可能看着固定的稿子念,他又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结果接触下来,发现朱宜长属于记得多,高人指点之后,就能记住。
“穷啊哪来的钱读书之前我这点东西,还是前一任里长教授,他会得也不多。”
里长扭头看村子的祀堂所在,那里摆着上一任的牌位。
朱元璋轻轻点头“咱小时候也是,后来还是到寺里当和尚,跟老和尚们学了几个字,到现在,咱也不错呢”
“陛下乃真龙天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里长顺着话夸赞。
朱元璋摆摆手“咱可没那个本事。说起这个,危素救回了,在图书馆带一群人编字典。
曾鲁太医看了,说没什么大病,小毛病已经给开药。是否让人再给看看
他七岁就能把五经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他此刻活着即是一本本的书。
比如你问他唐朝的事情,他会把每一个体制都讲给你听,包括当时的礼仪,伱问隋朝,他还是给你讲。
他今年才六十三岁,还能活,瞧着没病没灾的,不要一不小心”
朱元璋想到了曾鲁,曾鲁就在队伍里,这个人在身边相当于有了一本本的书。
“那我安排一下,确实,有一个什么都会的人在身边时刻提醒,跟自己找书看不一样。”
里长在这个方面能理解朱元璋,因为他身边就有一个,而且比曾鲁更厉害。
朱元璋看里长一眼,眼神中露出一丝无奈,他明白对方为何有这样的共同语言,那是咱滴高人,咱滴。
“之前在你这里住的北地官员叫什么无来着的,走了”朱元璋想起个人。
按照猜测,对方代表北地那些跑了的官员过来探听情况,就安排在下丘村住。
里长点头“上个月天暖和一些,他就回去了,等打完仗,他们知道消息后,应该会再过来。”
“不好安排,把他们放在北边当官,怕他们联系人暗中撺掇。
把他们带到南边,还担心他们联系这里的前朝官员。
江南的官员送到北面去,他们不熟悉当地的情况,都不好办呢”
朱元璋的意思要用人,有现成的官员,正好安排到地方,比一问三不知的考生们强。
“陛下,大明水师船只与人数渐渐多,除了派去山东等地,亦可进到渤海湾,就是河间府所在海边。
北平有运河可连接,方便往来,货物不止可以走运河,海路同样没问题,有海船了。
军队的调动,在海上更加容易,往东北也能控制很大一片地方。
高丽与东北所连的部分,船只过去,与高丽交换物产,可加强联系。”
里长说着就找个小木棍,在地上给朱元璋画图。
从福建的地方画海边的线路图,一直画到丹东所在,现在叫九连城,在陆路上与高丽贸易频繁。
那边主要有人参,加上其他草药,兽皮也不少。
朱元璋刚开始是站着的,低头看里长画,看着看着就跟着蹲下。
他看一眼里长,再看看地上的图,开始怀疑,甚至一度觉得这个人就是高人。
怎么还能知道图太吓人了,图是真的吗
“陛下看这一路上,连同各地,从山东的登州府一路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