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令旗同看之博弈(第五更)(1 / 2)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3164 字 11个月前

阳和县城的城门打开,甘毕当先走出,身后是县城中的官员,再后面是拿着武器的士兵。

士兵出了城门就把武器放下,有穿甲的也把甲脱了摆在一旁。

甘毕与官员们手上托着自己的印,他们来到外面,一直走到汤和的马前,纷纷跪下。

“降臣甘毕,叩见汤将军。”甘毕双手把自己的印和旗举过头顶。

其他人跟着说官职和姓名,汤和下马,一一接过。

“甘将军,外面山上的人也该招过来,不然我只能带兵在背后追杀。”汤和提到阻击他的元兵。

“已派人去了,还请汤将军不要为难城中百姓。唉”甘毕说着叹口气。

“都是大明的百姓,何来为难一说甘将军随我等入城,其他事情还要交接。”

汤和颔首说一句,让甘毕带头走在前面。

甘毕在前面侧着身,伸手虚引,像主人招待客人似的,他的目的是为了侧身,看明朝的武器。

断头山有人跑回来,说明军有种火铳,打得很远,而且装填速度不是一般快。

这点在之前甘毕已经领会到了,火铳手轮流发射,墙上的守军被压得抬不起头。

他从上面看着火铳手装填弹药的速度,并且不用单独点火。

至于后面的轰隆一声能炸一片城墙的东西就不知道了,显然是火药的一种,威力咋那么大

“汤将军,能否告知明军所有火铳之事”甘毕终于没忍住,问出来。

汤和回头瞅一眼保护自己的燧发枪手“燧发枪,无须明火引燃。”

“哦多谢汤将军。”甘毕其实想要了解更多,人家不说,自己也没办法。

双方进城,明军安排好人手,把城里原来的元兵聚集到城里的操场,用绳子连上看管。

其实元兵有很多也是汉人,一旦投降,就不想着打仗了。

不像岭北之地,那边出兵基本上皆是元人,鞑靼了什么的。

阳和县城的百姓躲在一处处地方,包括城外进来的,知道打仗,就进城。

谁赢谁输他们不管,只在乎自己的安危。

汤和得先写安民告示,落印,贴到别处,再找人念给百姓听。

另外要与甘毕交接账簿和县志,县志重要,不管是哪个朝代更迭,都要尽量留下县志。

有的将领就缺心眼,到地方放把火一烧,估计是自己没少贪墨,烧了就查不到账了。

外面的军队陆续回来,也有不回来的,继续跑,或者干脆把当兵的衣服一脱,带着兵器跑找地方躲着。

兵器可以打造其他的工具,也能打猎,这就是不要籍贯了。

两千骑兵冲出去,追杀跑掉的元兵,主要怕他们打家劫舍。

城外的百姓有房子,也有田地,人带着值钱的细软进城,其他东西还在。

逃兵一把火给烧了,大明以后怎么办

百姓该种地的还要继续种地,大明军队不是侵略者,属于收复江山。

另有骑兵分出来两拨,四拨,分别给三路军和应天府那边传递消息,告诉他们,阳和打下来了。

中路军知道后,就无后顾之忧。

徐达不知道汤和打成什么样了,他面前出现了元兵,王保保的军队。

一大堆骑兵,旌旗招展,看上去威风凛凛。

双方摆开阵势,王保保的军中火铳手、盾牌手和弓箭手上前,骑兵左右压阵。

徐达举着望远镜看看“左中右燧发枪前阵前出,打乱对方的盾阵和火铳阵、弓兵阵。”

他旁边的传令官开始传令,手上的旗帜挥舞,前面的小将看到,紧跟着下令。

三支燧发枪阵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前,每阵两千人,五百人一排。

双方出动的阵营逐渐接近,一百五十步远的时候,明军的阵列突然停止,前排燧发枪手下蹲,端枪前瞄。

后面的一排站立方式射击,尽量让枪平,其实不用瞄的,没照门,别打到地上和天上就行,往前打,子弹能飞多远碰到东西就是多远。

王保保骑在马上,看到明军止,他眉头一皱,几个意思到距离了吗你们就要打

他觉得这样往上冲,到距离后自己一方吃亏,立即下令,军阵止步。

不等他的命令传下去,明军开火了,嘭嘭嘭的声音中一片烟雾升起。

元兵前面的盾牌手和后面的火铳手如割麦子般倒下,紧接着又是嘭嘭嘭,后面又倒。

蹲射与立射的明军都蹲着开始装弹,后面两排上前,一排蹲,一排站,烟雾和声音再次出现。

元兵跟之前一样,一片片倒下,距离远,王保保听不到受伤的士兵痛苦的声音,他却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的神情。

这时,他的命令被传达下去,三个军阵停止前进,可是射击距离不够啊

他们停,明军不停,发射完的后退装弹,前面装好的再次端枪。

嘭嘭嘭嘭嘭嘭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