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创业家》问世(2 / 3)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321 字 9个月前

,一脸愕然。

年轻秘书“”

连周岚都暗吸一口凉气,心想这位是一点循序渐进的意思也没有。

“你们这杂志刚开始弄,还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就要发行到全国”

杨主任睁大眼睛问,他打一开始知道这位想办杂志,就觉得是玩票性质,但没想到玩心这么大。

“不行吗”李建昆反问。

他自认对邮电不薄,除了双方合作搭建通讯基站和寻呼台外,bb机的销售,九成九也交给了邮电来做,二者之间,他才是金主。

“行倒是行。”杨主任尬笑,欲言又止。

他想,要是卖不动,很搞人啊。

发往全国,最后还得退回来。

李建昆向他投去询问的目光,意思是那么还有什么问题

“首刊你们打算发行多少册”杨主任问,寻思算逑,推也推不掉,陪他玩一把,玩不动他自然知道放弃。

“十万册。”

“多少”

年轻秘书“”

周岚“”

李建昆重复说“先发个十万册吧。”

还先杨主任有点想哭,想想看,十万册,单是数要数多久

简直胡闹

现在杂志类书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一的古今传奇,也不敢这么玩啊。

古今传奇一九八一年创刊,年年杂志类销量第一,如今四年过去,总发行量不过将将突破两百万册。

但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李建昆看看杨主任两人,又望向周岚,一本正经地说“十万册不多。”

周岚“哦”

杨主任两人同时在心里怒吼不多伱个头

“那么杨主任,”李建昆提起酒盅,“这件事就拜托了。”

真不想跟你碰这个杯啊杨主任笑得比哭还难看。

“无妨,无妨。”你说这事儿整的

年轻秘书问“你们的杂志定价多少钱来着”

“五元。”

“你们”忒黑,年轻秘书双目圆睁。

杨主任“这这”

这更卖不动呀

“怎么了,知音卖四块五一册,我觉得我们的创业家卖五块钱,一点问题没有。”李建昆说。

知音的内容多为情感故事,拔高了说,能带给人们情绪价值。

创业家的内容是故事也不是故事,更是现实,贩卖的是财富密码,贵知音五毛钱,咱理直气壮。

二者都为半月刊,刊物厚度、信息量,大差不差。

周岚这会儿却在心里默默算起账五元定价,如果首刊十万册全部卖完咝

即使抛开一切成本,扣除发行和分销的利润,他们杂志社还能净赚个上百万。

当然,这是假设全卖完。

印这么多,能不能卖完,她心里也犯嘀咕。

倘若没有卖完,大量滞销,搞不好还会亏本。

酒散离场,杨主任二人住在当地,没让送,望着李建昆驱车带着周岚离开,两人站在大栅栏还算热闹的街头,相视而望,纷纷叹息。

“乱搞”

“他以为他搞bb机在行,搞杂志也在行。主任,他那杂志你看过吗”

“用得着看吗从他打招呼跟我说要办杂志,到今天,还没一个月,能搞出什么好玩意儿,还敢定价五块印十万册我真是能卖出一万册,我跟他姓”

“他终究脸上无毛,应该和我年纪差不多,不懂得隔行如隔山。”

红星印刷厂里格外热闹,新到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好,员工们异常宝贝,早上要预热,晚上要清洁。

现在,又有两辆解放车停在厂院儿里,从上下面卸下一包包、一桶桶原材料。

“都小心点,这些材料金贵着呢,最大的国营印刷厂才敢用。”

“厂长,李东家他要印啥玩意儿啊,用这么好的材料”

“杂志。这老弟要求高得很。不过,是好事,咱们厂的格调也该提一提了。”

“厂长,这些材料花不少钱吧”

“那肯定的。嘿嘿,他自个儿买的,咱们只管做,你们的工钱不会少。”

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辆黑色皇冠轿车驶入厂院儿,大伙儿从最初的震惊,到现在的见怪不怪。

能几天时间搞来一套先进的进口设备,可见李东家来头绝对不小。

多出个这样的东家,员工们倒是巴不得。

李建昆是送印刷稿件而来,招呼冯大山来到厂长办公室。

“老弟啊,你让人拖来的原材料足够你用半年了。”冯大山指指窗外正在卸货的两辆解放车。

“用不到。”

李建昆从黑色真皮公文包里,取出最终版的稿件递过去。

冯大山一边随手接过,一边问“印多少册”

“十万。”

冯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