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考放榜(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4470 字 7个月前

1月18号。

晚。

老李家吃罢晚饭有一会儿。

在院子里晃了两圈,奶奶个腿的,忒冷,也算消过食,李建昆嗖一下钻回房间。

塞上耳机,半场新闻联播听完,地方新闻开始。

听着听着

“下面广播一条通知,望海县1977年高考结果已出炉,明日起,应届高中生可回所在学校查看分数,其他参考生请前往文教局查阅”

这货猛地睁眼,精光四溢。

终于来了

仿佛等了一万年。

“yes”

攥紧拳头,用力挥了下。

激动得一宿没睡。

虽然结果早已注定,嗯没错,无甚惊喜,只是想尽快把录取通知书拿到手。

仅此而已。

激动在于,这件事敲定之后,他就能够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的妖孽人生了。

之前没想,是因为知道肯定要出去,在本地折腾没意思。

现在是该捋捋

皇城根下。

特殊的年代。

就没法子发财致富了

不见得。

那得看是谁。

趁这几年完成原始积累,84之后一飞冲天

“叮铃铃”

“春儿,早啊。”

“嗯早。”

“大辉,来了呀,考得咋样”

“你这问的,我要知道还用来吗”

清晨,望海中学建于50年代的苏式校门外,人头攒动。

随着天边越发红艳,汇聚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快就不下上百人。

今儿这日子,但凡参加过高考复试的学生,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还活着,就不能落下。

学校自从高考完后,清场闭门。

这会锈迹斑斑的铁闸门,仍然紧闭。

大伙站在寒风中,簇拥在一起,一股抱团取暖的既视感。

无论他们表情多轻松,嘴上巴巴个不停,但每個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

一门之隔。

里面,或许有他们的美好前程。

也或许,是来自深渊的噩耗。

高三应届毕业生,这重身份意味着,倘若没有后续的路,他们的档案会被调拨回原籍。

眼下工作多难安排啊。

近两年,街上闲杂人员与日俱增。

父母正值壮年,根本不到顶岗的时候,城镇学生回去,大抵就是一个家里蹲。

农村学生更惨。

从此要去学会怎样做一个农民,继续父辈们耕牛般的生活。

每每想到这一点,这群学生从灵魂上,就在战栗。

铁闸门内出现人影,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大家屏气凝神

来了

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8点整。

在上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学校教导处的刘为民主任,颇有仪式感地打开铁闸门。

没有一个学生动。

或者说,没人敢率先踏出那一步。

除了李建昆这个孽障。

这会跟王山河一起,杵在人墙最后面,如此紧张的氛围下,一人两根油条,咬得满嘴流油。

小王是没心没肺。

这货是不急不躁,宛如铁蛋。

“怎么了,我可注意到,有些同学天不亮就来了,在这儿等了两三个小时吧”

刘为民宽慰道

“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怕什么。去吧,分数贴在宣传栏,看完后,大家去大礼堂集合,校领导有话讲。”

站在最前排的学生,有人钢牙一咬,总算动了。

“对啦。”

忽然想到什么,刘为民补充道“如果在宣传栏里没看见自己名字,那就说明实在考得不好,分数登出来有点嗯,你们懂的。”

懂,留点脸呗。

第一人动了后,后来的也跟着动起来。

如同一支驱不散的雁队,大家就这样结伴而行,缓缓的,静静的。

沉默而忐忑。

通往教学楼的煤渣路一侧,学校宣传栏已焕然一新,大字报和通知,换成了一排整齐的大红纸。

其上的墨水字,苍遒有力,写着一个个名字,以及报考类别和分数。

结果摆在眼前。

无论心里如何七上八下,都没了意义。

人群自动分开,围向宣传栏。

很快,底下便密不透风。

王山河瞄了眼建昆,见他不急,那自己也不急。

反正,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人哪,你不能跟命斗对吧。

“尼玛,不是吧,啥情况”

“不对啊这分数,忒少了吧”

“什么呀,这根本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