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计遇至者无用处,法逢传时有根(1 / 3)

丧气仙 战袍染血 5555 字 10个月前

第375章 计遇至者无用处,法逢传时有根源

“山中可真是安静。”

山外,林边。

脸瘦鼻弯的文士看着幽暗山林,对身边的阴郁青年道“莫非都在等”

“越安静,越凶险,不过确实需要有人打破。”乘云而起的阴郁青年看了眼夜色,自怀中取出几张符箓,“李君,让人往上风处,让这些符箓随风入山。”

“哦此物有何作用”

青年神色如常的道“上书瘟咒,见风则起,遇木则燃,生灰雾浓烟,生灵沾之则染,若不医治,三刻便死。”

瘦脸文士下意识的收回手,盯着青年,问道“文和,你这是要连皇帝一起毒死还是此物能分辨敌我”

“哪里要分敌我”青年笑道“山中之人多在望风,若见死意,自然觉得是哪方动手了,为不落人后,自要奋勇争先,则时局危急,为吾等出面之时。”

“好家伙,你这是要往狗群里扔石头啊”瘦脸文士一惊,却还是小心翼翼的接过了东西,“要说算计,还得是你那山中之人,怕是最后被伱卖了,还得谢你”

话落,匆匆离去,前去布置。

他们却未注意到,不远处的林中,有一根碧绿竹子随风摇摆。

山中。

“道长是散修”华周听得陈渊之问候,错愕片刻,就仿佛明白过来,话中虽无轻视,眼中却有了然。

陈渊倒是不遮掩,笑道“此话怎讲”

“吾等炼气士,但有门派,皆传承自真仙,反而是如今渐有气相的道教、道门,除了最为嫡系的三清道统有根源,其余各家,要么是散修得法而立,要么就是机缘感应而得,所以他们不曾遇仙,要将其性命真解追根溯源,才能寻得仙影。”华周侃侃而谈,语气自信。

这一番说出来,连小皇帝与陈留王都不由留神,显然平日里不曾听过这般论述。

华周见之,精神一振,便继续道“远的不说,便说先前作乱的张氏三兄弟,其起家的根基,便是三卷太平要术,而这三卷也有根源,是为散仙真人于道人所著之太平清领书,又被称为太平经。”

闵贡眉头一皱,道“我倒是听闻那三卷太平要术乃是南华上仙所传。”

“此乃讹传,为魔道因果嫁接之术,想要乱修行各宗的清净。”华周摇摇头,“那张氏兄弟其实资质过人,年轻时为求仙缘,曾往师祖门前叩首求道,但我师祖看出这三人秉承黄天法统,乃乱世之根,并未收录。三人辗转多年,也不知从何处得了太平清领书的一点精要,总结为三卷要术,借着黄天之势、万众教徒之念、神州陆裂之劫,居然蜕凡成仙了”

说到最后,他话中既有愤慨,又有羡慕。

卢植也道“张氏三人虽是乱世之贼,但确实修为通天,因秉承劫气登黄天,不受苍天天条约束,若非吾等得了天庭与诸仙之助,获皇汉神统加持,又镇黄天入幽冥,以苍天吞纳张氏三人的命格,怕是要尽数殒命”说到最后,他话中还有后怕之意。

闵贡恨恨道“卢公若非因此被破了根基,修为衰退,寿元流逝,还为了镇住张角头颅失了本命神兵,岂能让那些阉货这般嚣张今日吾等又岂能这般狼狈”说完,他低下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提灯,那灯中影子蜷曲,瑟瑟发抖。

陈渊对这些往事自然兴致盎然,尤其是听闻“秉承劫气”、“张首被镇”等等,更是眯起眼睛,若有所思。

但除此之外,他对所谓的仙道传承亦感兴趣,就道“那三卷太平要术可是记录着成仙法”

“你想求仙法想逃登仙”华周看了他一眼。

跟着,他就道“太平要术既有性命真解,也有护道术法,除此之外,亦有符箓、巫卜等杂学,囊括甚多,毕竟是得自太平清领书。太平清领书全书一百余卷,才是真正的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为道门镇运之法,与我南华宗的南华经相比也不逞多让我宗的南华经是出自太上道德经的正义,为广成正法,修真之根”

顿了顿,华周又说“君能镇杀三才之将,该是阳神修为,到了这个地步,要转修他法,已然不易,但我南华之道,师于自然,秉承天地宇宙,自有玄奇,君若想求仙,只待护了陛下安宁后,我自会为你请于师门,让你入道”

好嘛,原来根子在这,还是要吹一吹自己的宗门,顺便招揽自己,让自己出力护持皇帝

陈渊也不意外,门阀世家之势早已显现,这人出身既有跟脚,又岂能不在意这些所谓的请于师门,怕更多是要把自己招为门客、客卿之流。

华周这时才想起一事,取出了两块令牌,一枚洁白如玉,一枚古朴青铜,出示给卢植。

“方才匆忙,忘记与卢公看此物了。”

卢植与闵贡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他们并非没有怀疑二人,只是不曾表现出来,但见这人能说出隐秘,拿出信物,才算是略微放心,不过依旧将天家兄弟围在中间,不让旁人接近。

“南华经固然是正统精义,但太平经其实也有更深来头,”邙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