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场硝烟弥漫,枪炮齐鸣。
李郁放下千里镜,指着远处一群身穿吴军军服却呆若木鸡的家伙。
皱眉问道:
“那些是什麽人?”
“回陛下,是南洋第4军团推荐过来的仆从军优秀军官,在士官学校进行短暂培训。”
李郁欲言又止。
第4军团眼里的优秀,是哪一种意义是优秀?敛财能力?还是挡枪子?
“召来,寡人见一见。”
没一会,一群惶恐不安的安南人丶扶桑人丶暹罗人过来了,下跪。
高呼:
“万岁。”
……
李郁通过翻译随便问了几句这些人曾参加过什麽战斗,就心里有数了。
索然无味~
一群“全地形人工智慧载重骡子”。
当下,
南洋各国大体太平,但底下并不太平。
民间小股匪徒活动猖獗,部落蛮兵四处出没。
不是南洋君主对上国不忠诚,而是他们对底下的掌控能力确实很有限。
好在还有第4军团武力镇压,中南半岛四大江嚣张了几百年的水贼如今是销声匿迹了。但在深不见人的树林里丶草丛里依旧蹲着无数土着老六。
……
例如,
根据在场的某军官讲述:
2年前~
在暹罗王国和清迈王国的边境,有一凶悍部落突然出草,杀死附近吴国移民数十人,伏击了进剿的暹罗兵。
驻大城的第4军团见实在躲不过去了,毅然出兵,匡扶正义。
联合暹罗官府,旱季出兵。
深入陆境,火力为王。
这名安南优秀军官就是当时的“全地形人工智慧骡群”之一,为天兵扛抬枪,扛弹药,扛链弹,负重70斤翻山越岭。
第4军团离不开火力,就好像鱼儿离不开水。
情报署又顺手配合收买了附近的几个部落。
在金钱和火药的双重打击下,造反之部落男女老幼2000多颗新鲜的头颅插满了湄南河畔。
方圆200里所有的部落首领被邀请前来观礼。
……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李郁。
一支庞大的仆从军团的建设,现在要提上日程了。
“传旨。”
“原南洋仆从军团不变。”
“令德川家治丶李祘丶黎维祁丶郑信配合我们组建出境作战的当地军队,军服武器军饷一概由寡人解决。所有的保护国都要出人。”
“通知陆军部训练署调拨人员赶赴各国,就地实训。练兵一批,就开拔一批。”
侍卫并拢军靴。
敬礼:
“遵命。”
……
一旦帝国正式介入黑海战争,那整个世界格局都会产生变化。
以现有兵力显然是不足的,新一轮扩军迫在眉睫。
回到皇宫后,李郁手书一封。
“半年之内,徵召50个独立步兵团,在福建广东沿海,徵召熟练水手5000.”
“解散帝国的2个派遣军团,若有愿意继续从军者,安置到仆从军团担任连排一级军官,不想从军者遵循其个人意愿,拿一笔遣散费去殖民地或者保护国定居。”
如此一来。
帝国陆军将拥有100个独立步兵团和12个野战军团,总兵力50万人。
帝国海军将拥有10万名水兵,500吨以上战舰300艘。
……
有钱就有兵。
军官是现成的。
早在5年前~
帝国就在西安丶昆明丶广州丶武昌丶安庆丶燕京各地开设了陆军士官学校分校,又在广州丶金兰湾丶巴达维亚开设了海军士官学校分校。
陆丶海军士官生来源迥然不同。
陆军士官生多来自于普通农家子弟,海军士官生多来自于富裕家庭。
如此布局,不仅是考虑军种差异。
也有一些制衡因素在内。
不同出身背景的人即使成为了同事,也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天然有隔阂。
……
一番安排完毕。
李郁感慨:若是世界上没有战争,那该省下多少钱?
但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自己希望帝国的臣子人人忠诚且正直,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2年里~
原先的“反对推行工业化丶反对海外殖民”的声音逐渐微弱。
答案就藏在殖民地。
文武百官都从中获利了,而且获利匪浅。
帝国境内需注意影响。
在外面就没吃相难看点,也无所谓,反正皇帝也看不见。
如果说:
南洋财富共10两。
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