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好消息:大雾散了。坏消息:外面全(2 / 4)

形大致有了了解。

“歧征。”

“奴才在。”

“九江镇绿营打头阵,你率部督战。昭告将士们,功必赏罪必罚,本官就戳在这看着他们。”

“嗻。”

在吃了几次大亏后,清廷改变了作战思路。

八旗兵只督战不进攻。

让绿营兵去啃硬骨头,流血伤亡也不心疼。只要有军饷,绿营兵就永不枯竭。

当然了,绿营精锐还是宝贵的,不能随便填线。

九江镇总兵常贵仁,正在和底下心腹作安排

“镇标殿后,稳住阵脚。各营把新募兵全部顶上去,以老兵跟随督战。”

“丑话先说在前头。赏银不会赖账,杀头也不会宽恕。”

“嗻。”

十几个游击,守备纷纷抱拳领命。

九江镇倾巢而出,

包含

镇标前后营,广信营,铅山营,饶州营,浮梁营,建昌营,广昌营,武宁营,瑞州营,抚州营,铜鼓营,南康营。

兵力共计900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新募兵。

光是排列阵型就用了半个时辰。

九江镇从南面和西面进攻,避免了阳光直射影响视线。

不得不说,乾隆中期的清军当中还是有一批合格中高级军官的。这批人逐渐老去后,清军才迎来了塌方式的战斗力骤减。

战鼓声咚咚敲响。

各式旗帜飘扬,军阵开始前移。

刀盾兵新兵,鸟枪手新兵,弓箭手,各营督战老兵,层次井然有序。

身后隔着30丈,是镇标营和火炮营。

又隔着50丈,是土尔扈特马队。

又隔着70丈,是八旗马队。

咱大清最讲究尊卑有序,打仗也是如此。

土尔扈特盟长舍楞,看的热血沸腾,低声和身边人说道

“大清兵强马壮,万万不可生出非分之想。我部当世世代代忠诚于大皇帝,守卫边疆。”

侍卫队长不住的点头。

他们是跟随渥巴锡大汗,从伏尔加河一路杀回来的。

令部族畏惧的罗刹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未敢派兵进入伊犁将军的防区截杀。哥萨克骑兵和哈萨克骑兵,在边境停住了脚步。

自此,土尔扈特成功融入大清。

大清皇帝之强势,令所有族人印象深刻。

去年,渥巴锡大汗临死前,和榻前的幼子、妻子、部族首领们再三叮嘱

“尔等只有严加约束村俗,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

所有人都记住了。

大清,就是土尔扈特的天

若叛,世上再无土尔扈特。

战鼓声陡然加快。

冲在最前排的刀盾兵、鸟枪兵们也加快了步伐。

几乎在同时,

他们也遭到了火炮的精准轰击,实心弹呼啸着弹跳而来,呼啦啦打穿了6层人。

带血的铁球,停在了镇标营的前面。

九江镇总兵常贵仁松了一口气,笑道“幸而贼兵火炮不多。”

众人皆以为然。

第5营第1火枪队的队长,甘长胜也有同样的想法。

“咱的炮也太少了。”

“没办法,棱堡没地安置火炮,这要是换成杭州城,一面城墙能搁几十门炮。”

突然,栈道下面的甲士营指挥使黄肆站起身喊道

“把铁盔扔给火枪兵弟兄们。”

众人恍然大悟,连忙摘下铁盔抛上去。

火枪兵们也不矫情,连忙捡起臭烘烘的铁盔扣在脑袋上,顿时感觉安全感大增。

2轮炮击后,清军进入了射击范围。

“自由射击。”

瞬间腾起一层白烟,随即被微风吹走。

老天爷似乎是站在第2军团这边的,阳光和微风帮了大忙。

堡内守军都是老兵,自由射击,节奏并不慌乱。

80丈外的绿营兵不断中弹栽倒。

前进的步伐瞬间减缓,士气变的虚弱。

“进攻,不许停。”

躲在后边举着刀盾的督战老兵们,立马怒骂威胁。于是军阵又开始缓缓前进。

后面,镇标营和火炮营停住了脚步开始架设火炮。

这一仗是突袭,携带的火炮不多。仅是一些轻型火炮,例如九节十成炮、弗朗吉炮等。

阿桂想打突然袭击,因而没有令人携带重炮,否则行军速度要慢一半。

理论上讲,重炮可以从九江造炮处走水运顺江而下。

但是,生性谨慎的阿桂担心遭遇敌人水师的拦截。

一旦遭遇,长江水师必败。重金铸出来的大炮就会沉入江底。

算一算,还是死点绿营兵更划算。

棱堡内的火枪兵沉稳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