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会留下巨大隐患(3 / 3)

油泼面都提不起精神了,可见战斗力是真的下滑严重。

海兰察巡视大营后,默默的给乾隆上密折。

他是文盲,只口述,自有军中文书代笔

“奴才海兰察冒死上奏,扬州暑热难耐,在八月半之前都不宜用兵。土尔扈特、土谢图汗骑兵乃北方劲旅,或可晚至。以免人马染病,难以治愈。”

“奴才斗胆,取江南当先控长江。贼船犀利,窃据崇明。时常滋扰北岸”

突然,帐外一片喧嚣。

一戈什哈掀开帘子,气急败坏道

“都统,贼船又来了。”

海兰察骑马赶到长江畔,见上百人正狼狈的往岸上爬。

江水一片血红,尸体漂浮。

一艘小型战船,炮口冒着袅袅白烟驶入青纱帐,深藏功与名。

“传令,禁止兵丁再下长江,违令者斩。”

“嗻。”

江北大营的兵丁们,从此只能在小河沟里纳凉降温了。

海兰察手里没有战船,只有百余条民船漕船,无法反制。

而李家军水师的战术实在阴险。

从崇明或者是太仓港出发,以小型战船滋扰轰击下水游泳的清军,嚣张无比。

若不是忌惮清军在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修筑了4处炮台。刘武早派战船杀进大运河,炮轰扬州城了。

不过,他从没放弃这个打算。

炮击淮扬一直是水师的腹中战略,只不过需要主公批准,出动步兵配合,堪称是一次“青春版”的两栖登陆作战。

否则驶入运河后,清军只需截断水面后路,战船就成了笼中困兽。

李郁暂时是不会启动的。

投入太大,风险太大,收益却不明朗。

除非是想建立江北桥头堡,又或者全歼江北大营,否则没意义。

此刻,还是专心吃下杭嘉湖平原和皖南比较划算。财富资源唾手可得。

江宁城西校场。

第一军团的兵,密密麻麻站满了空地。

李郁戎装走上点将台,抽出佩剑

“第一军团威武”

所有人齐刷刷呐喊,空气都似乎加热了几度。

然后就是所有人喜闻乐见的发放赏银阶段,一箱箱的银锭直接从天成元票号银库搬到这里。

“第12营,集体2等功,每人6两。”

第12营的8个士兵出列,眉开眼笑的抬走了两口箱子,待回营后再分。

“第9营“

一口气把集体的赏银发放完了。

李郁亲手将赏银发放到立功的士卒个人手里,虽然花费了半个时辰却是很值得。

绝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基层军官战兵。

军权,和其他的权不同。

不是一张纸,一个头衔,一个大印就能够自动获得的,也无法通过血缘关系继承。

它需要长期的建立威信,潜移默化的植入。

一个毫无存在感,没法带领士兵们击败敌人,没有人格魅力的将官,他对于军队的掌握程度是极低的,仅仅存在于表面。

所以,李郁必须时常的露面牢牢掌握军队。

让所有士兵都知道,自己才是他们的唯一统帅。

封赏流程结束后,是一对一谈话。

李郁花了2个时辰见了50多个人,以自己洞察人性的眼光和对人心的精准拿捏,大体可以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人选。

从表现突出的立功人员当中,挑选一部分合适的送去东山步兵士官学校进修。

学时3个月,正式的第5届学员。

基层军官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和骨架。笼络住这些人,就笼络住了整个第一军团。

所有人都受宠若惊,打包行李后踏上去苏州的船只。

毕业时之际还会收到一柄刻有毕业院校的指挥剑,打上校长的烙印。

从此,晋升也会顺利很多。

当然了,前提是未阵亡。

第一届毕业学员,阵亡率已经高达3成半了,主要集中在队长这个职务上。

一旦成为营指挥使,伤亡率就大幅下降,这也很符合实情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