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3 / 4)

方是最有利的。

若是梅雨季拖了长尾,持续个1月就麻烦了。

“我麾下军队是一支几乎纯火器化军队,遇上阴雨大雨,万万不能出战。”

“贤婿,纯火器既是优势,却也是劣势。”

李郁叹了一口气,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条,何止这一条。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询问道

“黄四在何处”

卫队长李小五立即答道“带兵驻守在吴江县城。”

“派人召他来见我。”

“遵命。”

衙役出身的黄四,后被李郁运作到了平望营。

此人另辟蹊径,麾下兵丁一直是纯冷兵器列阵作战。

胡之晃曾经戏谑过,说黄四的军阵好似乌龟壳,气质十分稳健。

李家军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

先打江宁,后打杭州。

浙江绿营兵战斗力稀松,唯独杭州驻防八旗还精锐,拥有数量庞大的火器。

但他们只要敢离城,李家军就敢从海上袭击杭州周边。

这个方案,已经通过驻守在嘉兴府桐乡县城的苗有林部,传了出去。

想必会传到浙江巡抚和杭州将军耳中。

形成一种战略讹诈

在李家军吃大败仗之前,杭州方面的清军都会心怀忌惮。

而且,在李郁的授意下,苗有林部还悄悄的和浙江官府谈起了和平。

商贸互通,不主动交战。

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还可以让出一些小小区域,给官兵刷业绩。

甭管有用没用,先把水给搅浑了。

这也怪符合李郁一贯为人的。

时间,是关键。

林淮生筹划西线进攻,范京忙着搞江南立体防御圈内圈。

李郁也没闲着,在战争的空隙他要完成一件大事。

各村推选出来的壮丁,已经整训一段时间了。

训练营就设在东山。

正好给第二届步兵士官学校的学生,了一次练手机会。

考虑到这一次的兵员数量庞大,足有万余人。

特拨来了500武装民兵,还有20门火炮,放在显眼处震慑人心。

东山三面环水,属于典型的半,岛。

在唯一的出入道路,兀思买的轻骑兵临时移驻,训练马术,劈砍,冲锋,顺带应变。

7天下来,进展顺利。

整个东山,似乎都变成了巨大的兵营。

李郁站在高处,看着队列训练和轮番的火绳枪射击,算是勉强有个样子了。

“是时候,解散他们了。”

“什,什么”

听者怀疑自己的耳朵,难道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和海量的人力物力,培训的出这些农夫,居然不准备编入民兵

“我要讲话,召集所有人。”

“遵命。”

上万人,整齐列队。

李郁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

他皱起了眉头,轻声嘱咐道

“让他们原地坐下。”

各部军官,立即大声喝令。

在多日残酷的军纪训练下,这些人本能的听从了命令。

李郁这才在亲卫的簇拥下,站到了一个两丈高的的小土山上,位于人群当中,演讲正合适。

据说一个美术生,落榜后就会激发出演讲的潜能

“诸位,是自愿参加我李家军的吗”

在场人大多沉默,眼神不满。

“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当兵,第二是转成村公所的联络官。”

嗡,议论声四起。

上万人一起窃窃私语,好似蜜蜂炸窝。

村公所是个什么鬼没人知道。就连在场的军官们也很茫然,互相交换着眼神。

直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自己,李郁才举起了右手,示意安静。

“当今天下大乱,就好像是东汉末年,皇帝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各地的督抚们割据一方,互相攻打。若不是我李家军顶在前方浴血厮杀,江南早就完了。江南完了,你们也一样完了。”

“可军队打仗是需要粮饷的,怎么办”

“得让江南的士绅、商贾们交税交粮”

“村公所设到各村,负责清点本村人的田亩数,督促交税。”

“而你们,就是我李郁亲封的村公所联络人。”

“再说的直白点,老乡们,你们当官了。”

全场安静,所有人都被李郁的演讲抓住了心。

最后一句话,如雷贯耳。

所有人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好像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李郁突然抖掉披风,

大声问道“想不想当官儿如果有谁不想,立马离开,滚回去种田。”

全城肃穆,过了半晌。

才爆发出吼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