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翡翠的市场价格在急剧上升。
一块鸡蛋大小,品相不错的翡翠,价格已经超过了500两。
不过有价无市,更没货
松江府城,闹市街头。
“老缅翡翠,传家之宝。”
“买一块吧,能佩戴,能珍藏,以后缺银子了还能出手。一玉传三代,人走它还在。”
玉贩子吆喝的很起劲,很快吸引了很多闲人。
“怎么卖的”
“您手上这块最实惠,就300两。”
“啥,枣子一般大小的要300两,你当松江府都是憨头吗”
围观的人一阵哄笑,说实话大部分人买不起。
玉石生意,从来不坑穷人。
摊贩也不着急,嘿嘿一笑
“你不识货,我不和你讲。若不是皇上英明,天兵神威,打怂了老缅的国王,这上好的翡翠,能流落到大清国”
“今天是300两,下个月保不齐就是1000两。转手一卖,就赚大发了。”
虽然摊贩描述的场景很诱人,可还是没人敢
投资有风险呐,几百两可不是小数目。
直到,一个身穿苏绣长袍,手戴3个大戒指的胖子,挤了进来
“外地佬,伱这玉石保真吗”
“向山神起誓,这是老坑冰种,您看这纯度,您看这质地,就一个字,润”
胖子拿起,对着阳光看了一会,点点头
“是挺润,挺透的哈。”
“爷,您是识货的。这东西,只会涨价,不会跌价,越放越值钱。”
“为啥”
“嘿嘿,因为开采的那座山是老缅的神山,就好似咱大清国的龙脉。老缅被咱天兵打趴了,这才怂了,答应开放神山,但是就一年。”
“一年后呢”
“一年后,还会重新封禁。任何人擅入,就是个死。”
胖子一拍脑门,眼神发亮
“给老子挑上品,别蒙我。”
“哎,哎。”
众目睽睽之下,胖子拿了价值4000两的翡翠。
但是手头不趁银子,只能派人回家取。
直到家人去钱庄取来了4000两银票,这桩生意才算是结束了,钱货两清。
有了
松江府不乏赌徒,黄浦江不缺野心家。
他买走了几块大小不一的翡翠,赌一把。
赌徒就是这样,赢了一次不会罢手,只会越来越胆大。
贩子走了,松江府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直到半个月后,突然城中开出了好几间铺子,陌生面孔。
门口挂个牌子高价收购原石
泼皮出身的王大官人,就带着一众闲人上了门。
“大官人,就这间,新开的,掌柜的一口京城方言,难听的很。”
“走,进去瞧瞧。”
“哎哟喂,几位爷请坐,快上好茶。诸位气度非凡,一看就是满腹诗书,家财万贯的好人家。”
掌柜的太会夸人,以至于王大官人脸皮都微微发红。
他咳嗽了两声,掏出一块翡翠
“掌柜的,给估个价”
干瘦的八字胡掌柜,顿时严肃了起来。
掏出一方白绸子铺在桌子上,右手隔着一块布捡起翡翠,小心的放置在绸布中间,又戴上玳瑁眼镜,仔细端详。
这还不够,又找了一块布反复擦拭表面。
看看布未被染色,郑重的点点头。
“掌柜的,你这是在干嘛”
“嘘,鉴宝。”
掌柜的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打断了大官人的无礼。
他挽起袖子,小心的握住翡翠,吹了一口气。
然后,放到耳边听了一下。
小眼睛,突然放光
表情夸张,身子后仰,并发出一声感叹“噫。”
一众帮闲的心,都提了起来。
不会是假货吧大官人可了800两。
掌柜的小心翼翼的放下翡翠,走到了另外一张桌子,猛的一拍桌子
“1500两,取银票。”
刷,3张500两面值的银票,静静的摊在桌面。
王大官人手微微颤抖,哆嗦着捡起了银票。
说真的,他在松江府混了30年,挨打也好,打人也好,进大牢也好,都没有这么紧张过。
就连那次去黄浦江畔,死人堆里翻了一夜,都没这么慌过。
“你,你这银票保真吗”
“出门右拐,过两条街,就是天成元票号,您去兑现银。若有假,回来砸店。”
“好,好。”
王大官人野狗一般的冲了出去,后面跟着一群帮闲。
半个时辰后,又是野狗一般的冲了回来。
脸上放光
“掌柜的,我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