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京旗战索伦,苏州满城第一仗(2 / 4)

立马把手里的石头扔了出去,砸到了一个索伦汉子。那人好似练过铁头功,浑然无视。

“同样是旗人,为何他们如此能打”

接着,下马,咕噜噜,滚到了一边。

一群女眷,嗑着瓜子,议论着谁家爷们穿盔甲最像个武将。

放在往日里,这种转败为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自我感觉良好。

虽然说军机处一再声明,要抽调精兵强将,镇守苏州满城。

“因为穷”

兵部武库司,还给每人都准备了两匹战马,一套棉甲,一杆骑枪,两把佩刀,一张骑弓,一张步弓,四壶雕翎箭,火绳枪一杆。

就这么默默的原地站着,沉默凝视。

即使再忠于皇上,这些都统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矛头如林,刀锋雪亮。

盔甲刀枪加一起,少说也三四十斤。爬不上马背了

松二爷原地努力了好几次,都滑了下来。

多隆是个精明人,早就坐在大车上,避免了一线交手的风险。

一路上,杀死豺狼虎豹20余头,拦路匪10几人,还砸了3家黑店。

他们居然用上了鼓号。

居然真的打起了冲锋。

正在厮打的人,踩到就摔倒。

旁人大笑,

目视前方,绝不偷眼瞧一眼街道两侧的风景。

“这架势,得有几百号骑兵吧。”

“左翼长,苏州城真是个好地方。”

在本旗里,

得意洋洋的说道

“咱祖先金戈铁马的荣光,到了我这一辈,可算是有点指望了。”

松二爷立即响应,扔掉棉甲,

一路跨越大漠,高原,黄河,群山,长江,

沿途有驿站就补给,没有就打猎,自给自足。

夜晚,就架起帐篷篝火。

家眷们嘻嘻哈哈,在一旁帮着穿甲。

一辆大车上,松二爷,和多隆,正在轮流敲鼓。

“爷今天也是出大力了,这战鼓敲得,可着全苏州城都听见了。”

终于把索伦人给压住了,以自身重量抵消了武力的代差。

被他称作小多子的,乃是镶白旗多隆,在京城碰瓷,坑了黄文运一笔银子的年轻人。

满城城墙,还在施工中。仅仅有了个雏形,高度才2米。

“二秀,把大车赶来。”

沿途主动找商队揽活儿,帮着商队避开沿途的税吏盘剥,打着京旗的虎皮。

“不至于吧”

索伦人,不想和这些纨绔子弟纠缠,

准备去自己的屋子,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幸福生活。

城门官,兵丁们还没来得及惊讶,就瞧着更雄壮的队伍过来了。

索伦人很感激,很知足。

索伦人被骂的脸涨红,拳头握紧。

众索伦顿时停住了脚步,京旗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视输赢而定,非常灵活。

旁边立马有人捧哏

后面的弟兄们,才能乌泱泱的打顺风仗。

索伦人手黑的很,一拳头下去,早饭都给打吐出来。

族人们羡慕的眼热,抱着一种你们发达了的心态,

将他们的财产瓜分了。

都属于人怂货软,起哄架秧子,不擅长弓马,但擅长玩的主。

松二爷,早就摘了劳什子头盔,斜靠在大车上

除了福康安,衙门里其他官吏都信了。

京旗的大爷们,终究是挨揍了。

进可攻,退可守。

可是,各旗都统们一致认为,

江南那地儿没仗打,精锐旗丁去了,也是浪费。

京旗不信奇迹,他们只相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瞅着摔在地上没爬起来的索伦,就狠狠的压了上去。

很显然,京旗没有领头羊,被打的抱头鼠窜。

全部是笔直朝上,标准的检阅范儿。

洗洗灰尘,梳梳头发,靴子上的泥擦掉,再弄点灯油涂一层。

这一下,京旗可找到了优秀感。

抽出鞍边长刀,吼道

“闭嘴。”

250名京城旗丁,全幅甲胄,高举刀枪,骑着战马。

城门官赶紧吆喝着,清道。

防止那些萝卜,白菜影响了八旗入城仪式的效果。

人靠衣裳,马靠鞍。

索伦兵一溜烟就进了阊门,问了城门官署衙在何处后,就骑马直奔道前街去了。

把附近摆摊的贩子,摊子砸了。

话虽这么说,多隆心里却没有安全感。

始作俑者多隆,猫着腰,躲到了安全地带。

“瞧好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