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敏中睁开老眼,
心中默念,小丑你完了。
你当廷臣是这么好当的,光会拍马,不要脸皮,叭叭叭就能混转紫禁城
在州县,或许是够了。
但这是中枢。
果然,乾隆突然起身,很不爽的问道
“一群苦哈哈,做工给钱,让他们有个饭辙,还不够吗冻死病死累死,那也是命该如此。怎么滴,朕要不要把太医院派过去啊”
和珅没忍住,噗嗤一下笑了。
胡御史茫然的看着四周,开始口不择言。
什么相信可能,客观的说但同时
和珅躲在一边,戏谑的瞧热闹。
于敏中叹了一口气,摇头。
乾隆则是大吼一声
“好了,你闭嘴。你给朕出去。”
“就算想逢迎朕,你说话也要过过脑子吧进进退退,忽左忽右,来回横跳,朕都听不懂你到底站哪头。”
狼狈的胡御史,出了紫禁城。
擦掉额头汗珠,把手背在腰后。
清了清嗓子,昂起头,迈着小方步,
走到了一处书铺。
正在挑选书籍的读书人,见一位官员进来,立即行礼。
“本官忝为都察院御史,有必要指点你们几句。作为读书人,你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直到日落,
胡御史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留下几个读书人,脑瓜子嗡嗡的,走路都不辨方向。
犯恶心,想吐。
中胡毒了。
紫禁城,
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乾隆信步由缰,恰好走到了这里。
皇十五子,少年永琰恰好结束了课业,走出屋子。
“儿臣拜见皇阿玛。”
“陪朕走走,去御花园。”
太监侍卫们,立即识趣的拉开了距离。
皇帝父子聊天,旁人最好躲远点。
最近,
京中盛传,十五阿哥最有可能继承大宝,看来是真的了。
“永琰,24史读过哪些了”
“儿臣才读了宋史,汉史,元史。”
乾隆点点头,嘱咐道
“一定要多读史书。”
“儿臣愚钝,请皇阿玛示下。”
永琰,是出了名的恭顺,这也是乾隆最欣赏的一点。
乾隆略一思索,
干脆拿出了苏州府黄文运的折子
“说说你的看法”
“儿臣觉得,黄大人是忠于朝廷的,就是”
“就是什么”
“是否稍显严苛伤了民心。”
乾隆瞥了一眼,躲得远远的太监侍卫们。
指着前面的亭子
“走,进去说。”
俩人坐在石凳子上,乾隆瞧了一眼,这个还算顺眼的儿子。
开启了讲课模式
“我大清以百万国族,统治亿万汉民,却能江山稳固,靠的是什么”
“八旗骏马弯刀,还有皇上的仁德。”
“呵呵呵,这些都是师傅教你的吧。朕今日告诉你,都不是。”
乾隆逐渐严肃了起来
“靠的是分利。我大清从未堵住汉人士子的流动上升道路,笼络住了这批人的忠心。”
“所谓民心,绝不是普通庶民的忠心。而是士绅,士子的心,聪明人的心。”
“科举晋升之路,绝不能堵塞。相反,还要尽可能的畅通。有了希望,他们才会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读,穷经皓首,顺从平静。”
“督抚以下,汉人官员比例最大。皇权不下乡,我大清从不干涉乡里事务,全部交给士绅们。”
“如此大方,他们能不忠心我大清”
永琰目瞪口呆,额头上汗珠直下。
他头一次听到,这样直白又大逆不道的“分析”。
若不是皇阿玛亲口所说,他怕是要跳起来,大骂狂悖。
“史书上,什么都说了,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全靠你自己去悟。”
“皇族、宗族、勋贵世家,他们往往是与国同休,最忠诚最可靠的。”
“而地方豪强、大族,他们的忠诚是有条件的。”
“王朝更迭,对于他们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他们并不关心谁坐龙椅,他们只在乎,谁舍得分给他们最大的利益。”
“儿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
乾隆摆摆手,示意这个儿子不要急着辩解。
“朕想告诉你一个道理,只看立场,不问人心,不问忠奸。我大清给他们的,其他王朝给不了。所以,他们一定,也只能站在朝廷这边。”
永琰,如雷轰顶,
起身跪下,磕头。
说道
“皇阿玛之睿智,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