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黄通判的发家史(4 / 4)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10259 字 9个月前

民,一路乞讨。

在路过蒯氏家门的时候,几乎要饿死了。

蒯船头的女儿,出来施舍了一碗米粥。

靠着这碗粥的力量,自己一路奋斗,终于成为了李官人的心腹。

这么离奇的故事,听的蒯船头一阵眩晕。

“所以,是你在李官人面前求情,救了我们”

“是的。”

蒯船头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之前心里也有狐疑。

总觉得李郁的出手搭救怪怪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经意的一次善举,挽救了自己。

再看刘武这后生,人高马大。

似乎,也还行。

于是,先勉强答应下了这桩亲事。

在刘武的保举下,

蒯船头和手下人暂时为李郁效劳。

按照他们平时的收入,发放工钱。

众人也担心官府秋后算账,

想着在李郁手下先做段时间,避避风头。

而且,有刘武这个毛脚女婿。

地位待遇是不必担心了。

皆大欢喜,

唯独蒯船头的女儿,想破了脑袋也记不得什么时候给刘武施舍过粥。

不过,众人都说这种事记不得很正常。

蒯氏所在的村子,条件相对富裕。

遇到乞丐,

给人一口吃的是很普遍的事。

所以,众人都坚信是真的。

这桩糊涂姻缘,直到很多年后,才被刘武在酒后说漏。

不过,那时候已经贵为命妇的蒯氏。

也只是一笑而过,不再追究。

人生就是这样,命运女神的恶作剧,难说是福是厄。

李郁在西山岛开辟了一块区域,开设造船厂,蒯船头做厂长。

派人到安庆府大肆采购优质木材。

经长江水路运回来。

战船是个什么样,没人清楚。

只能靠李郁的一些影视剧印象,和周大海的经验,

最后炮制出一些看起来特别牛哔的船型草图。

再听蒯厂长的意见,删除掉理论不可行的部分。

不过,李郁要求多用铁构件,长铁钉。

先造一艘600料左右的战船,作为试验舰。

考虑到作战用途,依旧是平底设计。

虽然扛风浪效果不理想,但是更适合内河作战。

而西山铁厂,可以配套生产铁构件。

按照带英海军的战舰建造升级史,

就是从纯木制战船,演变到铁构件逐渐增多,最后变成铁框架木壳的铁肋木壳船,再到铁甲舰。

李郁觉得,目前阶段多用铁构件是最适合的。

数日后,

黄通判遣人来送信,就四个字

贼,在何处

李郁略一思索,提笔回复

异议官绅,无良胥吏,私盐贩子,皆为贼。

黄通判看了,哈哈大笑,对夫人说

“我以前看走了眼,当他是个只会斗狠的江湖枭雄。”

“此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京中有一位八旗子弟,崛起的很快。时间线上,基本吻合。或许就是那人的触手之一。”

黄夫人这才放下心,指着信上问道

“他这是建议你借机排除异己”

“对。”

“稳妥吗”

“平日里自然不行。今日,却是可以的。我琢磨过,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什么话”

“多事之秋,皇上需要一位敢担事的主官,而不是无为而治,谁也不得罪的庸官。”

黄夫人点点头,她是胥吏家族出身,对于官场的手段略知一二。

不过,她还是有疑义

“那真正的贼呢万一以后再跳出来,你岂不是欺君之罪”

黄通判一愣,竟有些失神。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