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湖匪事(3 / 5)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11478 字 9个月前

三山岛的防御工事,明显高出一筹。

岛上有一处山峰,海拔80米。

海龙王在山顶布置了瞭望哨,还有简易灯塔。

遇警则鸣铳。

鸣铳一声为预警有船。二声为有敌来犯。三声为强敌来临,全军出击。

“官府要剿我们,弟兄们怎么办”

“杀,杀,杀。”

一百多个汉子,个个穷凶极恶。

海龙王很满意手下的斗志

“苏州府那帮官兵,没几个能打的。”

“弟兄们只要拿出上次打双刀刘的血性,官兵必败。”

“从今日开始,禁止饮酒,禁止归家,违令者斩。”

“都听大哥的。”

一片乱糟糟,不过看的出来,海龙王的威信挺高。

三山岛不仅有水匪,还有几十户百姓。

他们世代居住在此处,不愿搬家。

而且海龙王也没有杀他们,只是要求每年纳粮。

百姓们觉得,就当是换了个官府,反正都一样。

水匪们抢来的物件,布匹,盐巴,就折价卖给百姓。

百姓家中自酿酒,家禽,也一样卖给水匪。

时间久了,有些匪徒甚至娶了百姓家中的闺女。

岛上的匪民关系,进入了一个高度融洽期。

最为标志的一件事,是一户百姓出湖打渔,被其他势力殴打抢走了渔网。

海龙王甚至出动了3艘船,去讨回了公道。

这种魔幻现实,让人恍惚。

2日后。

大军开拔了,太湖协水师兵勇700人,加上官差民壮400人。

浩浩荡荡,乘30多艘大小战船,从胥口镇进入了太湖。

马忠义,施令伦各在一艘500料战船上。

升起了旗帜。

李郁没有参加,他出于安全考虑,把指挥权交给了林淮生。

船是维格堂的,一艘300料平底沙船。

维格堂30余人,换上了官衣,冒充元和县的衙役和民壮。

金鸡汛12人,胡把总压阵,他为副。

在进入太湖后,这艘船就故意落在了后面。

船舱内,小五兴奋的摆弄着火绳枪。

他是自己要求参加的,磨了三天,才被允许了。

虽然左胳膊有伤残,但是却不影响用火绳枪。

火枪能够淘汰冷兵器,就是因为对士兵的要求低。

3个月,就能练出勉强堪用的火枪手。

3年,弓箭手还在描边。

冷兵器搏斗,士兵要身强力壮,才能挥舞的动刀剑。

火枪,一个侏儒也能击发。

“小五,你会使枪吗”

“怎么不会,这些天我天天在上方山练。手都洗不白了。”

小五的手指,乌漆嘛黑。

这是经常被黑火药熏,有些沁入皮肤了。

30多艘战船,在胥口镇誓师的时候,显得规模很大。

一旦进入了太湖,瞬间就变得渺小了。

“烟波浩渺,壮哉壮哉。”马忠义站在船头,腰佩宝剑,满腔豪情。

他没有穿文官袍,而是换上了一身棉甲。

这套棉甲,是他的爷爷传下来的。

真正的传家宝

昨晚,黄四求见。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元和县官差乘坐的战船,在中途脱离主力,独立剿杀一处水匪。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

独立剿匪,军功不必分润。

极有可能从俘虏处获得更多情报。

万一主力剿匪不利,还有战绩可供马知府遮掩一二。

马忠义觉得非常好,表扬了黄四,还赏了1两银子。

殊不知,这计划是李郁提出来的。

这股水匪居无定处,经常在贡山岛避风。

匪首渔民出身,水性好的出奇,人送绰号水猴子。

水猴子是一种传说中的水中可怕生物,身形类人,用肺呼吸,喜拖游泳者沉底溺死。

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作水鬼。

许多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曾经亲眼见过这种生物。

李郁选择这个家伙下手,是有原因的。

人数少,好啃。

属于水匪当中的斯文人,打劫是副业。

以交易信息,做中间保人为主要盈利方式,价值高。

最后一点,就是有些公报私仇了。

江湖传闻,青木堂被围歼后,脱网的三人,投奔了水猴子。

这个消息来源非常模糊,无法查证。

但却成了李郁的一块心病,不除不快。

雷老大的死,青木堂的突袭之狠辣,双方积怨之深,让他心中不安。

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