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玩把大的?(2 / 3)

“那些科举官懂什么他们懂钱粮吗懂刑名吗还不是要靠幕友。绍兴籍师爷是一个封闭群体,团结程度远超你的想象。”

“届时苏州府治下遍地流民,钦差来了一看就得发飙。要么打开官仓赈灾,要么就让你来挑这个担子。”

李郁问道

“若是他们两样都不选呢”

“嘿嘿嘿,人饿极了,自然会铤而走险,挑战一下王法。”

沉默,许久的沉默。

大约过来一炷香的工夫,李郁终于下定了决心。

陪这位老头子玩把大的,刺激的。

穿清以来,做了这么久的棋子,步步惊心。

终于,有坐在棋局旁,落子无悔的机会了。

棋子的命运在别人手里。

而棋手,却可以为自己操盘。

“胡师爷,我俩的协议就算是达成了。”

“那是当然,听说东边石湖的鱼不错,咱们去钓一把”

“固所愿也。”

李家堡有船,目前有300料大船1条,小型乌篷船,舢板等共5条。

自有人负责划船,还带上了茶水、点心、小型炉子、烹饪炊具。

一老一少,两个狐狸说说笑笑的坐在船头。

各自甩开鱼竿,开始垂钓。

钓鱼是一种优雅的活动。

钓鱼佬,却不是。

李郁一不小心,钩上了一条白鱼。

换了鱼饵后,又连续钓上来两条鲢鱼。

“老夫这个杆子有问题,换一个。”

胡师爷黑着脸,把杆子往水里一扔。

结果,却发现杆子开始向前走了。

被一条大鱼给带走了,在偌大的石湖中做无规律航行。

鱼获丢给了船夫,在船尾架起了炉子,烧鱼。

李郁则是盯着湖中间的一处建筑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天镜阁。”

船靠近了一些,他想近距离观察这个天镜阁现在还在,网上可搜。。

彷如一座与世隔绝的漂浮建筑。

地基是砖石结构,房屋主体则是木制的。

建筑的前后,石阶延伸到湖面,有一处简易码头,可供船只停靠。

院子里,甚至还有一座两层亭子。

“妙。”

“二十年前,此处是总督尹继善的一处私宅,后来几经转手,现如今是归潘家所有。”

“潘家是平江潘家吗”

“对。”

李郁心想,巧了。

这不是遇上老熟人了吗。

“皇上巡游江南的时候,曾在此阁短暂停留,还即兴赋诗2首。”

“哦可否说来听听”

“老夫年迈,却是不记得了。”

“是吗”

“为尊者讳。”胡师爷嘿嘿一笑,眼神里闪烁的全是智慧。

二人哈哈大笑,空气里充满了快活。

“走,上去瞧瞧。”

天镜阁,竟然只有3个仆人居住。

他们一听李郁的名号,就表示可以带领参观一下。

但是绝对不可以居住,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

天镜阁很小,四四方方的,走不了200步,就逛完了。

若是从空中俯瞰的话,像是个加粗的口字。

四条边是屋子,外面和中间都是水。

“若是能在此养老,给个神仙都不换。”胡师爷一脸羡慕。

“潮湿,天天住容易得风湿病。”

江南烟雨,是自带滤镜的。

文人雅士无比陶醉,黎民百姓为之崩溃。

无他,潮

乘船离开时,李郁抬头向西望去。

恰好能看到海拔高度90米的上方山顶。

这个距离,他默默估算了一下。

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相当于6磅炮的最大射程,有点意思。

鱼已经做好了。

二人坐在船头,就着湖光山色吃鱼。

“胡师爷,你不会想让我去绑架徽州胡氏族人吧”

“不可胡说,这怎么可能呢,那可是我的本宗族人。”

“那我怎么帮你”

“胡氏本宗耕读传家,轻易不求人。不过,他们一直有件麻烦,悬在头顶。”

“何事”

“我看过徽州府邸报,胡氏祖坟附近,盘踞了一股土匪,占山为王已有2年多了。”

“规模很大吗官兵有没有剿过”

“不低于百人,是川西的溃兵逃人组成的,心狠手辣。徽州府围剿过两次,死了2个千总,1个把总,1个县丞,现在没人愿意理这个烫手山芋。”

“你的意思是让我出人剿了这帮人”

“对。”

李郁差点笑了,心想这老家伙每次都给我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