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我来给你上一课(3 / 4)

息。

而实际上。

关于它的介绍。

拍卖方只有只言片语。

而起拍价,也只有一万美金。

这对点褐彩蒜头瓶,其实一眼看去很像假货。

瓶底的落款对不上年代。

但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原因造成的知者很少。

所以。

即使华国瓷器鉴赏专家看到这对点褐彩蒜头瓶,也可能会走眼。

至于启源有没有走眼

接下来看他的行动便知。

点褐彩蒜头瓶,起拍价一万美金。

而它的实际价值大概在2000万软妹币,合美刀300左右。

如果竞拍者聊聊。

那其中的利润,就很可观了。

竞拍开始。

果然。

再拍卖官宣布起拍价之后,几乎无人响应。

杨辰让索菲亚率先举牌。

等了一会儿之后。

启源才开始竞价。

杨辰皱皱眉。

难道启源也看出来它的不同之处了

不过很快。

启源就放弃了竞价。

看他的样子。

倒像是无人竞价的话,以低价拍下来把玩而已。

最后。

索菲亚以3万美金的价格成交。

下午六点。

拍卖会终于结束。

算是圆满成功。

至于那场比试,自然是以启源毫无悬念的获胜。

“杰克先生。”

“美丽的索菲亚小姐”

“其实我想提醒你们一下,那对点褐彩蒜头瓶,底下的落款可能有问题哦”

花国古玩界的规矩。

只要发现一处不对,就可以判定它为假货了。

启源说的很婉转。

但谁都能听出来。

那对点褐彩蒜头瓶,是假货。

杨辰笑了笑。

“尊敬的启源先生,我也看出来了那对瓶子底的落款不对。”

“不过”

“这其中却是有个典故,你作为一个华国人,难道不清楚吗”

此话一出。

便是吸引了众多准备散场的宾客。

他们纷纷驻足停留。

都想想听听,那对并不怎么招人喜欢的蒜头瓶,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闻言。

启源笑了笑。

“华国历史悠久,典故数不胜数”

“我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倒是请您这位来自英格兰的先生,给我普及普及。”

启源这番话。

多少有点阴阳怪气。

你一个英格兰人,跟我谈华国典故历史

真是自以为是。

听他说完。

杨辰笑了笑。

“那是一对明代梅子青釉飞青磁点褐彩蒜头瓶。”

“这个你应该看出来了吧”

启源撇嘴一笑。

“这个我自然知道”

“但它瓶底的落款,年代却是元代大德年间。”

“从造型工艺和风格来看。”

“这是典型的明代风格。”

“而在元代,根本不是这样”

“所以。”

“请问它有什么典故”

启源盯着杨辰,目光灼灼的问道。

看他颇为自大的样子,杨辰笑了笑“那我就对尊敬的启源先生上一课了。”

“没错。”

“瓶底落款的年代,和瓶子制作的年代,确实不一致。”

“不过。”

“瓶底的元大德制,所指的,却并不是年代。”

“而是一个工匠的名字。”

“是的”

“你没听错。”

“那个工匠就叫元大德。”

“而这对瓶子的典故,就在这里。”

“据说这位叫元大德的工匠,为人烧制瓷器无数。”

“但始终没有留下一件传世之作。”

“在他死的那年。”

“他奉命为宫廷烧制御窑,在学习宫廷匠人的秘术之后,终于烧出了这对点褐彩蒜头瓶。”

“这对瓶子瓶口沿内敛,口下外弧,形如蒜头。”

“长颈,溜肩,圆弧腹,圈足,型体秀美。”

“梅子青釉水厚润,每件周身饰褐斑,如碧水落花,排布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独具妙趣。”

“造型上也是很有特色,形似蒜瓣的瓶口,细长的颈,饱满的腹,外撇的足,既勾勒出优美的轮廓曲线,又庄重大气。”

“可以说是元大德毕生最为得意之作。”

“造完蒜头瓶之后。”

“元大德仿佛用尽了所有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