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有请辛追老奶奶(1 / 4)

是的。

不要脸

今天到场的朋友,基本都是圈内的老玩家。

万工轿的大名,几乎都听说过。

也几乎都见过。

这可是上过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顶级文物,浙省博物馆的镇馆宝贝之一,它的大名,在古玩圈内,那真是如雷灌耳了。

是的。

它的出现。

直接艳压群雄。

让现场上百件,由两省藏友精挑细选,送呈上来压箱底的古玩古董,黯淡无光。

什么前三甲的评比。

什么桂冠。

什么悬念与期待。

都变得毫无意义。

现场有一个算一个。

无论是哪省的朋友,无论是哪位专家评委,恐怕答案都是出奇的一致。

今天楚浙两省参加交流评比的古玩,第一名,毫无疑问,自然是这顶浙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万工轿了。

但是。

浙省这边。

柳老这边。

也特么不要脸了吧。

临时加塞一件展品参加评比,或许还可以有理由解释。

但你们竟然从博物馆进货

先不说符不符合要求,符不符合规矩。

就说不对等这种手段。

也有点卑鄙了。

真要这样比。

那就两省之间的博物馆对比呗。

那样才公平。

所以。

楚南省这边的朋友,虽然惊叹于万工轿的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但对于浙省这种卑鄙的手段,也是抱以嘘声和搞议。

就连向来温和的林老。

此刻也站了起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老柳,你们把浙省博物馆的宝贝拿出来参加评比,是不是有失公平”

柳老皱眉说道。

此话一出。

三位国家级的评委,包括两位官员在内,甚至有小部份浙省的朋友,也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是啊

这次楚浙古玩交流会,是民间藏友,地方特色古玩文物的交流鉴赏评比。

你把国家级的,官方的宝贝拿出来,这不是欺负人嘛。

也不符合交流会的规则啊

见状。

柳青山也站了起来。

一副气定神闲,胸中成竹的表情,解释道“各位评委,老柳,还有楚南省的朋友,以及浙省的朋友。”

“我知道。“

“大家肯定在肚中腹诽,说我柳青山为了浙省脸面,不讲规则。”

说到这里,柳青山顿了顿。

然后走到那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万工轿一侧,继续道“大家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没错。”

“这顶朱金木雕花轿,确实是万工轿。”

“但是”

说到这里,柳青山带着得意之色,环顾了一圈众人,才说道“这顶万工轿,却并不是浙省博物馆那一件。”

此话一出。

全场哗然。

“什么还有一顶”

“不是说万工轿的某些工艺和技法失传了吗”

“这一顶是什么时候的”

“我听说现代有工匠复刻万工轿,使用了一些现代的工艺,虽然看上去更加漂亮,但底蕴和文化却差了不少。”

“如果这一顶是现代复刻的话,那就要大打折扣了。”

台下。

众人议论纷纷。

而台上。

柳青山却是从容一笑,大声说道

“各位静一静。”

“容我为大家解释说明一番。”

“这顶万工轿,是我一位朋友的珍藏,平时几乎从不露面,所以大家不知道个中详情,也很正常。”

“这顶轿子,不是现代复刻的产品。”

“也不是出自清末民初。”

“而是明万历年间所制。”

万工轿,据说是当年一位宁波女子,救过宋高宗的命。

所以宋高宗登基后许诺“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的时候可以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

从那时起,宁波新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就被保留下来。

花轿的豪华程度最能显示主人的身份,根据轿内雕饰故事人物的多少及工艺水平,分三等九列。

万工轿则属头等轿。

这,便是万工轿的由来。

传说是真是假,不重要。

但明朝就有万工轿,这是事实。

所以。

当听到柳老说这顶轿子是明万历年间的古物,众人眼睛又是一亮。

浙省博物馆那件,是清末民初所造。

工艺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这四个方面,都是相当之高。

唯独历史底蕴这一块,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