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很多大问题出现。
这些技术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材料科学家、机器人工程师、纳米技术专家等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比、技术稳定性以及可能的安全性问题。
不过一旦成功,堡垒的自修复功能将极大地提高其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陈麟在办公室里,对着满墙的科研蓝图和设计图陷入了深思,要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变为现实,不仅需要跨学科的合作,还需要克服众多技术和资金上的难题。
不过张会长已经将自己的需求和协会这边的担子交付给他了,陈麟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他唤来了赵秘书,准备正式开展针对堡垒防御塔的升级改造工程。
陈麟以红龙协会这边高层的名义召集了一批协会最顶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由副会长牵头的“堡垒升级”项目很快就正式成立,各路人马开始联系各种专家学者,材料科学部门的负责人、人工智能部门的专家、各类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陈麟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和会议室里。
他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但是他的支持确保了整个项目组的高效运转,陈麟也算是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项目组这边为此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纳米机器人系统,这些纳米机器人能够在材料内部自由移动,实时监测和修复损伤,一旦是检测出来任何问题,那么接下来纳米机器人将会高效的处理这些问题。
只要不是堡垒防御塔直接爆炸的大型事故,对于纳米机器人以及防御塔的自我维护功能来说都可以完全做到修缮完毕。
陈麟对纳米机器人的自我修复系统还算是比较满意,这个系统是借用了更加稳定的伏羲ai的子系统来控制的,基本上不用担心其会出现问题。项目组这边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这个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对于陈麟来说他早已经习惯了各种项目或者附属星球以及新世界被发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某种新型材料了。
当初陈麟还去观察那些材料的类别和具体特性,可随着红龙协会这边所发现的各类材料越来越多,陈麟也逐渐是有些力不从心起来。
他忙碌起来着实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还有和以前一样的精力去看某种新型金属或者稀有矿物被发现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陈麟还定时向张会长汇报了进展情况,资金和资源方面的需求基本上没什么好担心的,张会长对此给予了足够高的重视,他提供一切必要支持的同时还大胆鼓励陈麟进行各类尝试,不必过于担心成本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座具备自修复功能的堡垒防御塔原型终于在协会的实验基地建成。
实验基地在项目组的要求下针对这一款堡垒防御塔的原型进行了破坏实验,内容也相应的非常复杂,基本上是模拟多种恶劣环境和各类特殊情况发生之后该堡垒防御塔是否有相应的自我修复能力。
维度构筑器也被拉了出来,只不过这一次是大型的装置,其用以测试堡垒防御塔的原型的承载上限。
陈麟也是直接来了现场,他倒是也对堡垒防御塔的第一次测试很感兴趣。
“可以开始了吗”
陈麟朝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声问道,那个工作人员立刻朝着远处打出通讯,得到的答复是再稍微等待三分钟,他们目前要进行最后的设备检测工作。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三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实验基地的工作人员完成了最后的设备检测,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这才向陈麟报告了情况。
“陈副会长,我们这边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那就开始吧。”
陈麟点了点头,下达了开始实验的指令。
实验当即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模拟自然环境下的破坏测试。
巨大的机械臂模拟风暴和地震,对堡垒防御塔原型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陈麟通过监控屏幕紧盯着防御塔的每一个细节,观察着它在受到冲击时的反应。
随着机械臂的每一次撞击,防御塔表面的智能材料开始发挥作用,纳米机器人迅速响应,修补着出现的裂缝和损伤,撞击出来的巨大裂缝几乎是瞬间就直接修复完毕,陈麟看到这一幕也不禁微微点头。
看得出来他对智能材料的性能感到满意。
接下来是维度构筑器的测试,大型维度构筑器启动,一道道虚拟的传送门在防御塔周围打开,试图突破防御塔的泡状防护罩。
然而,正如设计之初所预期的那样,防御塔成功地阻止了所有维度构筑器的攻击,没有让任何传送门在限制范围内形成。
最后则是综合环境测试,这种测试将会模拟多种极端情况同时发生的状况,用以检测防御塔的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
这一项测试最为严苛,同时也是陈麟最为关注的环节。
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