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徐福的长生药(2 / 3)

理——此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亦有记载。

“所以正确答案,不是炼制小周天,而是炼制大周天把江河大海和天文地理先炼化了”

“正是如此。”徐福回道,“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是重塑地水火风,将山川河流并地脉、风水一同扬升,通过改变大周天,来让居住在其中的人达到不朽。将整个赤县神州的国土都炼化为先天福地。如此一来,只要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就都能不朽了。”

什么都不需要做,不需要给所有人吃丹药。只需要把环境本身的大周天改造为国土级的仙境,那么居住在仙境中的人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扬升为仙人。

这种扬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需要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完成。“诶呀!”商洛猛得一拍手,“这样才对嘛。徐福先生,你做得好,做得好啊。那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项目的蓝图已经画好了!”

【他的意思是刚刚新建文件夹。】

“.”商洛捂着额头,“我说先生,徐老大爷,你这么些年到底在做什么”

“我总得证明一下这件事可行吧剃头匠还在猪皮上练手呢,哪有上来就直接对国土动手的。这真动了手可就收不回来了。”

“这还算像话那你的可行性已经验证了吗”

“我这些岁月里,一边收敛亡人,一边在观察他们的愿望。我发现,所有人愿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会观看自己的光辉岁月。”

“等下.我好像见过你的一个客户,平清盛。但是平清盛反复观看的,是他们国破家亡,一家子全部跳海,还把幼倭王抱着一起跳海。”

商洛当时亲眼见到了那震撼的一幕。全家老小一起往海里跳,连着剧情国家祭祀所用的“神器”一起直接入海,连不识事的6岁倭王也被抱着一起跳。跳的时候旁边有僧人念经,等他们跳完了之后念经的僧人也往下跳。战场上也还在交战,平氏前方还在交战的将军看到后方跳海了,自己也直接往水下跳。

全家老小带着家当扑通扑通地全落水里,和下饺子似的。把对面的源氏大军,特别是有名的源义经本人都看呆了。

“这就是平清盛认为的,平氏最辉煌的时候。”

“这是什么道理我不能理解。跳海才是最辉煌的时候大明最辉煌的时候也不是在煤山上吊啊。”

“煤山上吊是什么是.啊,原来如此。”他压了压手:“天机万勿泄露——平清盛这边,我一说你就明白了。当时的日本有源平两家,两边都在争夺大义名分。本来平氏胡作非为,已经失去众人所望,所以挟持了倭王西逃。如果平氏在这里平庸地战败,那倭国上下必然会归顺于源氏。那平氏就彻彻底底地输了。

“但如果平氏全体带着倭王和祭器跳海,从上到下一个不留,那就必须得有一个人负责。这时候但凡在场的责任人有一个活着的,负责的必然是他。但平氏所有人都决绝地直接跳海,导致无人能够负责。那么在场的源氏,就必然要为逼死倭王负责。

“源氏在场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源义经。那是个非常有前途的年轻人,他本来一路势如破竹杀到这里,但因为逼死倭王导致未能全功,在封赏上出现争议,结果导致源氏之间爆发内战,源氏一脉杀得人丁凋敝,家中既没有主事的雄主也没有了良将,最后源氏幕府二代而亡,偌大的家业都被身为臣子的北条一族给篡了。后来忽必烈征倭的时候,主事的就并非是源家的将军,而是北条一族。”

“啊”商洛点了点头,“所以这招是公子献头”

“这招直接让平家的决绝被史书记录下来了——毕竟这场面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鲜少能见到的。有时候人生在世,如同梦幻泡影。能够被历史注视的,便只有那么须臾一刻。在投降、死战、和谈等等诸多选项中,平氏选择举行一场盛大的谢幕仪式给所有人看。这就是平清盛所自豪的。”

“所以,他们都很在乎自己的身后评价”

“确实如此。你想,活着的事,他们在活着的时候都已经知道了。那么在死后,他们当然想知道死后这世上发生了什么。人终究不只是为自己而活的,人也会想着自己和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要如何构建这能够影响到小周天的大周天了。”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这天人感应,便是我们应当在人与天地之间建立的。但不是以人来应天地,而是改造天地以合乎人的命数。”

“要先射箭后画靶子是吧.”

“正是如此。我们,正是要论证这支箭在发射之前就已经命中了,我们要证明人是万物之灵,天地都是为人的功业创设。人的存在本身,就合乎天道。人从天上来,最终也是要回到天上去的。这样一来,有多么强的天地伟力加诸于身都不奇怪了。这也是修道本身所要达到的,也是丹药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一点,我与罗马人有些交流,他们同样也是这么认为。”

炼金术实际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