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只能稍微说一两句,否则绝大多数人受不了真相,会开始愤怒、乃至仇恨。
回到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不公平的问题,我们再深入一些思考,就会反省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呈现相反的势态?
当你想要得到,你就会失去;你付出最多,但是得到最少。
当某个皇帝想要完全地管控这个国家,这个帝国却在面临分崩离析。
而当某个皇帝选择了"无为",这个帝国却被夸赞为大气、磅礴,开放,心态好,他创建的国号甚至融入民族的骨血。
人活在世界上,到底是为了构建国家形态所以才存在意义;还是构建国家形态为了让人更好的生存。
这才是统治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是要让人过得好,还是让国强。
因为,统治者它不是机器,他也是人。
统治者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那就是,让他自己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英雄,还是做个"无能为力"、甚至弱势的皇帝去成就民众的利益。
一旦统治者无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将会给他的帝国带来颠覆性的毁灭。
我们尊贵的秦始皇陛下,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消灭了其他的英雄想要去成就庶民,但是却没有想着要去消灭自己这个英雄——于是,他本身成为全民之害。
大秦帝国在扶苏接手之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那就是未来的中国人,他们要朝着一个怎样的方向去做,去进化。
整体人类生存在宇宙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到底应该怎么做,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探索。
个体人类又该如何在这社会、国家、宇宙之间又到底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有秦二世在,秦国的子民们肯定能够都过上酒足饭饱的日子,但是国家的发展方向,民众的教育引导的目标到底该被定为什么,人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而活着,这恐怕是集合国家之资源养育出来的精英们应该舍弃自身利益去为大众思考的东西。
而答案恐怕不能要从看得见的东西上去寻找,要去寻找看不见的东西。
大秦帝国未来能否达到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境界,这个根本不难。社会的总财富,从来都是足够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好的生活。
可是要达到那个理想的高度,那个伟人所期待的社会,却是要从那些无形的东西入手。
而这就要看我们的秦二世到底要怎么选择甚至可能是创造一条全新的道路,而大秦帝国的子民们又是否会遵从他的选择,并且配合呢?
——
很明显,这是个遥远的目标。但是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则影响到秦二世扶苏的人生结局。
结局无非是两种,一是实现了,二是没有实现。
不管怎么样,目前为止扶苏,还是头脑清醒、意志坚定、马不停蹄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弄权只是手段,是个方式,重点还是为了这个理想目标服务,不管过程让多少人感到难受,其意义是巨大的。
只是靠着高手之间的政治较量,心思上的搏斗,就能把权力拿到手中,比起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政治斗争——发动战争来的要更有现实意义,对民众来说更能保障他们的生存和生活。
只是很多人不能理解政治,对政治有着莫名的恶感。而且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考验人的智慧和定力,也更为有趣。
扶苏和臣子们第一次权势斗争,最终以完胜告终。
章邯在得知了自己的弟弟选择了罢官回家守孝之后,虽然气愤但是也很无奈,他自己为了留在咸阳城里,好好退居幕后,掌握更大的权力,所以又让章平交出了咸阳令的差事。
章平也是夹在两个哥哥之间,非常难做人。
但是听到章邯说皇帝现在对章氏很不信任,章平担心脑袋掉了,很快就把职位给交出去。
章平这么一做,扶苏就不能收他的权力了。
因为臣子们有人已经对扶苏的做法感到不满,从李斯走开始他们就对此感到害怕。比如那些给太上皇打天下的老臣们,他们功勋卓著,铁板一块,互为姻亲。
可是扶苏一上台请走了李斯、逼死了姚贾,这就让臣子们感到扶苏逼得有些紧。
现在章邯又跟着故意火上浇油一般,唯恐大家不对秦二世感到惧怕。
章邯看到自己的弟弟章郗走了,猜想皇帝应该对比了自己和他的弟弟章郗,对自己感到很不满。
于是章郗趁机也让章平交出权力,这根本不是因为章邯惧怕扶苏才这么做;恰恰相反,章邯其实一直都很懂得如何灵活使用自己的权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的兄弟达成他的政治目的。
大秦国,每一个上卿曾经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要对付上司,那还不简单。
章邯这么一搞,一些原本和他关系不怎么亲近的老臣、大夫们,忍不住为他开口说好话。
老臣们纷纷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