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阳谋(2 / 2)

战争和鲜血书写的最好的反面教材。

爱和平,不要战争!

所以扶苏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马虎,一时心急为了皇帝的位置和他们盲目达成某种合作,未来恐怕会给大秦帝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而且这個小议会结束之后,王贲他们回去还要想办法去说服其他将军。

这才是他们三个人的真正用处。

且这次和当初杯酒释兵权,让熊启放弃自己的君侯之位,自己削了自己不同。扶苏那次是依仗嬴政的权势,逼迫连带引诱让熊启就范。

现在,扶苏要推翻嬴政的政权。他自己要成为领导者。

扶苏必须考虑事情发生之后他在群臣面前仍旧处于绝对的掌控地位。

所以他必须要在这次谈判中占据上风。

扶苏早就在嬴政确立全国推行郡县制后就想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在等待功臣们向他靠拢。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发生在自己的母亲故去之后。

母亲的突然去世让扶苏一时间好像失去了港湾,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不确定起来。

毕竟她走的是那么突然,自己毫无防备。

可是伴随着母亲的离开,自己却像是开运一般,许多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就要实现了,但是她却没有机会亲眼看到。

这大概是扶苏一生的缺憾了。

扶苏就此坐在馆舍里等待,也顺便尝试去寿春城的大街上看看情况。

他想知道如今的楚人如何。

只是另一边,王贲、杨缪、杨端和三位大将退出去后,他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商议。

扶苏在他们面前亮了亮政治手腕,这让三人不敢对扶苏再大意。

“百年之约。也就是说,一百年之后,秦国王室就要把给我们的封地要回去。这招够狠啊。”杨缪眼神犀利。

扶苏不在身边时,王贲反倒拿出了通武侯的气度。

“太子素有谋略。战场上就见识过了。何必如今在这里感叹呢。我对太子提出这个建议,一点也不意外。仔细想想,太子根本就不像是那种愿意让诸侯王拱卫王室的人。”

杨端和不想和王贲说话。

这波王贲干的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而且以他的功劳,未来拿地恐怕极多。

现在难的是杨缪和杨端和,他们想要分封,而且分的地大一点,在明确了跟着扶苏就要反战这一政治纲领后,他们把机会都放在了帮助扶苏称帝这件事上。

他们要做出力最多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一点的封地。

“太子这是出的阳谋。只是一招,便叫你我都退出堂来。我们已然是败了。”杨端和有些感慨,“事已至此,难道我们还能不答应吗?都到了这个份上。”

杨缪却道,“倒也不必这么悲观。要真的是那种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对象,指不定是个什么无知草包,不堪大任。”

“太子能想出这个法子来,可见睿智。跟随这样的人,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仔细想想,要是没有太子。我们现在又该在做什么呢?”

杨缪明显是想听从扶苏的建议。

其实从扶苏开口说那一句为什么要把完整的帝国分出来的时候,杨缪就明白了为什么扶苏是始皇帝陛下选择的帝国继承人。

王贲也说着,“一面是全盘郡县制。一面是百年郡县封国并存。我们也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