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3 / 4)

?”

人当然做不到平等的爱每一个人。

邵平对曰,“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秦国早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法。”

“但是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多年前,我和我的老师有过一次辩论。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架构,决定于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

“所以说,再好的制度,再明确的法律,一旦人出了问题,再谈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既然是人的问题,就要回到根本的人性上来。所以说,邵平,你能够做到平等的去爱每一个吗?”

邵平先是听得精神一振,被扶苏的气势所感染,当扶苏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他自然低下了头。

“没有人能做到。”

“所以说,要改变墨家学说,那就只能从最讨厌墨家的对手孟子之学中去寻找方法!”

“儒家和墨家,过去有什么恩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眼下这个档口,天下诸子百家要被重新整饬。倘若自己要立墨家为国学,以墨家的宗旨来治理天下,那将面临很多现实的拷问。”

“因为墨家的学说也有很多空洞的地方!”

“比如仁爱!”

“这一块内容是绝对空洞的。”

邵平一怔,“太子,您不会是想要通过儒家指责墨家的缺漏,然后用儒家的兼爱去填补墨家的学说吧。”

这件事的影响可太大了,邵平觉得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出个判断更不要说决定。

而且这两家过去吵得那么凶……

扶苏反问,“伱不觉得这很合理吗?墨子的学说本来就很空洞,提了些大致的理念之后。墨子就去探索实践了。”

事实上墨子著作文章,留下的言论比起儒家的经典少之又少,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劳作,在创造,在改变,在实践。

若说季布一生爱打抱不平,那墨子的一生就用四个字形容。

‘不服就干!’

墨子在看到了儒家让自己不满的地方,直接出去自立门派。

自立门派,可是也没功夫写多少学说文章,他提了关键的理念之后,直接拉了一帮农夫、工匠,对他们说,哥带着你们去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创造不一样的世界。

然后墨子就干了一辈子。

而这时候,孟子还在研究孔子的学说,完善儒家学说的理论。。。。

从一开始,墨家就是注重实践的学派,他的学说是可以拿来用的,那都是墨子在田间地头和劳动人民打交道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以他们帮助商鞅给秦国设计基层管理模式是最实用的。

秦国的基层治理,那是七个诸侯国之中最有实效的。

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当初商鞅变法吸收了很多墨家学说的底层组织模式!

当时的商鞅到了秦国后,肯定是和当时的墨家巨子乃至门徒有过密切交流。因为墨家的对民众基层管理的模式,正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契合的。

最经典的比如连坐制度和行伍制度。这些法规,竟然和墨门学说里的组织法是一样的!

而墨门的实用实干精神,也一直贯彻到了秦国人的血液之中。

他们不爱听那些叽叽歪歪的长篇大论,只要有用的,有实际效果的,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

这些特质,其实是墨家传入秦国后带给他们的。

而儒家,因为它不实用、流于空谈的弊端和特性,所以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教育。

儒家就是用来熏陶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的。

曾经有人说,儒家的思想,本来就是给社会上中上层的人使用的。

只有他们能够用得着这些东西。

对于庶民,说什么礼仪呢。饭都吃不饱,衣服没得穿。

当扶苏提出用儒家来弥补秦墨家学说后,邵平心中顿时萌发了巨大的落差感。

他觉得自己和扶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大王,会同意吗?”

扶苏感觉,自从韩非走后,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能够理解他的人了。

若非要说有的话,缭算一个,还有就是嬴政了。

嬴政很睿智一个人,但是嬴政不相信那么多的广大民众是可以被人救赎的,他坚信底层的庶民非常愚蠢。

只有对他们严苛约束,严刑峻法才能让他们听话。

很显然,嬴政已经在阻止民众变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件事上走向了一个极端。

扶苏自然是坚信,肯定有人是可以被教化的,不必通过严刑峻法约束他们。

“我回去会向君父说明这件大事的价值。一旦操作成功,秦国的历史将被改写。”

邵平没想到,扶苏竟然认为嬴政不是阻力。

邵平慢慢苏醒记忆,人家本来就是父子。

但是想了想秦国多年来的情况,邵平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