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说了自己的理由,但是这并不是证据。
而陆川的这种猜测,其实是站到凶手的角度考虑。
就是换做陆川是凶手,怎么把一氧化碳输送进车内,而且不被发现,这就他想到的惟一一个办法。
叫做假设凶手。
“老陆,我们假设你这个猜测是对的,但是什么人能够在王传志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他的后备箱。”
“甚至还要在里面做手脚,放入一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
张辉提出的问题,其实很明确的具有指向性。
亲人,一定是和王传志非常亲密的人。
否则的话,对方怎么能可能打开王传志车辆的后备箱。
“还有,你说的这个一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难做吗”
两个问题。
陆川所做的猜测,有两个难题。
第一就是到底是谁能在不惊动王传志的情况下,打开他轿车的后备箱。
现勘在做现场勘察的时候,没有发现车辆有被撬的痕迹,车锁完好。
死者王传志所开的车辆,后备箱只能通过钥匙打开。
或者通过在驾驶位的后备箱开锁按钮开启。
但是无论哪一种,要么对方精通开锁,就像陆川找到开锁师傅一样,几下就把车门打开了。
要么就是有车辆的钥匙。
第二,一氧化碳发生装置
这是什么玩意
“装置倒是简单。”
陆川说道“所谓的一氧化碳中毒是指除了氧气之外的其他气体,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等。”
“一个普通的液化气罐就能做到。”
实际上,液化气等气体本身是没有味道的。
我们时常闻到的液化气,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芳香剂,就是为了在泄露的时候能够被人发现,避免中毒。
“只要有一点化学常识的人,想要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并不难。”
“你的意思的还是锁定在两名死者,尤其是王传志的亲属身上”
张辉明白的陆川的意思。
凶手能打开后备箱,在不惊动王传志的情况下,放置一氧化碳,就说明对方和王传志认识。
而且关系亲密,起码可以拿到王传志的车钥匙。
陆川点点头“我感觉还还要深入查一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所做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觉得可以按照陆主任的这个想法去推一推。”
有人同意陆川的意见。
“对,两名被害人之间有婚外情的关系。”
“虽然从目前的情况调查来看,两名被害人和本身家庭之间的关系不错,但这只是一面之词。”
“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双方的丈夫和妻子到底知不知道,谁也不能肯定。”
又有人赞同陆川的提议。
“张辉,你这边的调查怎么样”
秦勇没有表态,而是转过头看向张辉。
案发后行动组这边负责调查两名被害人的人际关系。
王传志和张翠莲的妻子丈夫都是张辉这边亲自询问的。
陆川从投影幕布那边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听听张辉这边的调查情况。
现勘这边所做的只是证据分析。
陆川和杨林杨森等人通过对死者车辆检查的一些情况,给出了现勘那边的推测。
这只是案件发展的一种可能。
但是真相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还有待调查。
“案发后确认两名死者的身份,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了被害人的家属。”
张辉开始汇报情况“死者王传志家在本地,妻子也在海州市,今天上午的时候,我们就对王传志的妻子徐倩倩进行了询问。”
“我们这边重点是向徐倩倩了解了王传志的个人情况,还有徐倩倩本人的一些情况。”
“先说徐倩倩,因为王传志和张翠莲的婚外恋关系,徐倩倩是我们重点怀疑对象。”
“虽然徐倩倩否认他知道王传志和张翠莲的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对她的行踪进行了调查。”
“死者王传志是17日早上7:00从家离开去的公司。”
“这是徐倩倩最后一次见王传志。”
“我们已经查看了王传志居住小区门口的监控。”
“大家看,”投影仪上是一张照片,“这是王传志车辆早晨从小区出去的时候,大门口的监控拍下的录像截图。”
“从这里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车内只有王传志一个人。”
“之后我们对王传志的公司也进行了调查。”
“王传志的车进入公司地下停车库的时间是7:28。”
“这个时间,正好是从他家到公司的大概行车时间。”
“而且这个路程中间我们查了王传志的通话记录,没有人给他打的过电话,他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