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褫夺皇太子位(2 / 3)

赵仁本重新拿过一份圣旨,继续说道“传召,三日之后,回城长安;八月二十,于长安南北郊,摆设祭坛,谨告天地、宗庙、社稷,八月二十三日,议立新太子。”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度跪拜在地。

不少人下意识的抬头,皇帝没有直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是想做什么

难道说在皇帝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要立英王为太子的打算。

李绚沉沉的低头,心中冷笑。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皇帝这么做,绝对不是说不立李显,反而恰恰相反。

他这么做,是要看看,朝中究竟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声的去支持李旦。

那日在嵩山之上,李治就已经透露出要立李显的意思,他也赞同李绚说的,李显性子绵软的定论。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是谁跳出来大声的反对李显,支持李旦,都是皇帝最后下狠手打击的对象。

不仅如此,其他人,这个时候使用皇帝看不过的手段去针对李旦,一样要受到打击。

李显的身边,绝对不能出现心思阴狠的人物。

起码现在不行。

谁这个时候表现出太强的掌控力,一定也会被皇帝和武后打压。

他们明显是在吸取李贤时期的一些教训。

李绚跟着郑王李敬的身后,缓缓的往外走。

刚刚出了承天门,就看到一大堆金吾卫搬运着一件件盔甲,出现在端门之外,走上天津桥,来到天津桥南。

随即,一大堆精良的盔甲被堆放在一起,然后无数的火把扔了上去。

火焰骤然蒸腾,三百副精良的铠甲,就这么在众多刚从皇宫出来的百官诸将和诸王面前,被焚烧的干干净净。

李绚心中轻叹一声,皇帝这是在警告诸人,同时也是在提醒诸人。

东宫之事,到今日,彻底了结,任何人不要再攻讦太子。

但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这件事情,李绚不会让它就这么结束,李贤也不会就这么让它结束。

“二十七弟”李敬忍不住低声看向李绚。

“十一兄长。”李绚忍不住摇摇头,看着李敬,眼神警告。

“今日各自回家之后,紧闭府门,不要和任何人接触。”韩王李元嘉低沉的声音在前方响起。

滕王,李敬,还有李绚,同时拱手“喏”

转身看向依旧在升腾的火焰,李绚的目光肃然。

废太子这件事,他自从被调回洛阳之后,就一直身处在废太子最前方,看的接触的,都是废太子最前方的事。

主要是涉及到皇帝,东宫诸官,朝廷诸位宰相,甚至就连武后,他都看的不是很清晰。

如今太子被废事情已定,他正好静下心来,看一看李贤被废,对整个朝堂,对整个天下百姓的影响。

如此,才能警戒后来。

同时窥探一下,朝野之间,在动荡之下,会露出什么别人看不到的破绽。

毕竟在将来,李显也是要被废的。

如果能够提前察觉,或许也有可利用之处。

竹林之畔,一封封官档被摆放在李绚眼前。

这些都是南昌王府这些年来自己搜集的情报,比不得吏部详细,但基本都是河洛诸州的人物情状。

太子李贤被废,东宫无数官员被贬,同时牵连到的家族,亲属,师生,故旧,涉及到的地方权利斗争,错综复杂的可怕。

甚至就连吏部,还有朝廷,年来都未必能理的清楚。

中枢的位置李绚管不到,但在下层,长安万年,洛阳河南诸县,有很多别人不是很在意的,但在特殊时候,却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的位置,。

现在这个时候,却是已经开始方便安插人了。

一张张纸条被写了出来,然后被小心的收了起来。

现在的李绚,已经在太多目光的注视之下了。

甚至就连他自己,都算不出来究竟有多少人盯着他,还是的那个一切结束之后。

不过这一切真的那么容易结束吗

皇帝要回长安了,李贤少不了也要一起。

如果他真的聪明的话,那么出行之日,就是他最佳的机会之时。

李绚轻轻点头。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下能否救得了李贤。

李贤原本是被武后下令,丘神積勒死。

但如今,丘神積早死,李贤尚未被流放巴蜀。

他如果要活,李绚一度以为,留在长安是最好的办法。

像他这种人,如果被流放到无人关注的角落,死就死了。

但是,如果真的留在长安,恐怕也少不了要被人利用。

就像是如今被李绚利用一样,林林种种,总是将自身陷入死境。

但李贤的被杀,真的是冤杀吗

李绚心中起了疑惑之心,

因为在如今的太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