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肘!向顶流冲锋!(3 / 5)

的设定,他对林西的喜欢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乐言在拍那场戏时突然意识到,再坚强的人内心也会有柔软的地方,当林西在那么多人面前承认胡星满是单恋后,他应该会有一瞬间想要放弃,虽然只是转瞬即逝的。

而为了体现这个转瞬即逝,乐言使用一个

“因为那个笑容。”耿心遥回答他,“因为你对老师说我知道林西的意思了,之后不会再纠缠她时的笑容,全剧只在这里出现过一次,我猜测那是胡星满唯一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刻。”

乐言哇了一声,称赞道

“学姐太厉害了,这都被你分析出来了”

乐言称赞耿心遥的话,无疑是在肯定她的分析。

台下的议论声更热闹了,但更多的人是在喊

“老师回放一下”

“回放下那个笑容,我想仔细看一看。”

放映员小邓回放了画面,大家一看果然这个笑容不太一样啊

乐言的表演这么细节吗

先是护住林西,这又来了一个全剧唯一的笑容

这个时候网上的讨论也热闹了起来。

“卧槽,这个剧我一直追,这笑容和别的笑容确实不一样。”

“对不起乐言,这集我看过好几遍,完全没看出这个寓意,我一定是猪”

“只能说设计的太高级了,我们这些门外汉看不懂。”

“男神就是男神,不只有颜还有演技,更爱了”

邓雪峰走到讲台中央。

台下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大家知道他要开始点评了。

“电视剧的篇幅长,人物太单薄撑不起观众的观看欲望,于是电视剧里的人物往往会设计的更加细腻或者说是有层次。”

“角色人设、状态、情绪是否有清晰的转变,是演员拍摄电视剧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句话从广义上讲,可以理解成角色人设前后是否有较大的转换,就是所谓的人物弧光。”

“从狭义上讲,也可以理解成同一天,同一个演员在拍摄不同内容时,状态和情绪是否转换的清晰且准确,是否能表演出人物的层次感,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作品”

一部分人紧张了起来。

区别于之前的几个案例,乐言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表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邓雪峰的课是为了学什么

学表演

而乐言的表演既细腻,又准确还带着很多他特有的味道。

同时也完全贴合了邓雪峰的分析阐述。

他还能从哪里挑出来毛病呢

真的想不出来

还有一部分人兴奋了起来。

等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邓雪峰,拿出你的实力开喷吧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作品,演员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看都做的很好。”

“啊”无数惊呼声炸起。

什么什么

邓雪峰居然夸人了

邓雪峰很满意台下的反应。

如果能被你们猜中我的套路,我还是大怪逼吗

为了坐实自己的人设,邓雪峰不惜余力的夸赞起来

“只是在一幕剧情里,这个人物就体现出了多次状态和情绪转换,满足了电视剧最重要的人物层次;而且没有浮于表面,他沉到了内心层面,虽然我没有看过前后剧情,但是内心的转变是人物出现弧光的前提驱动,我相信这个人物在第一次出场与最后一次出场相比,一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台下的乐言都替邓雪峰脸红了

我的老天爷啊,你咋也开始胡说八道了

没看过前后剧情

拿到剧本我马上就邮件发给你了你忘了秉烛夜读的给莪写批注了吗

台下的一部分学生们渐渐品出味儿了

质疑乐言演技和国际提名的帖子在学校论坛上挂了大半个月,已经成神帖了。

楼里面的人争论不休,谁也说不过谁,混乱异常。

但今天之后,这混乱的局面肯定要终结了啊。

因为有权威的结论了

所以邓雪峰是在给乐言公然撑腰吗

但这不符合外界对他的传言啊

难道大魔王也有逆鳞

他们惊讶的看着邓雪峰,交头接耳起来。

邓雪峰不惧任何目光,缓步走到乐言桌前,在他桌子上轻点了一下。

有我在,谁都别想质疑你。

我,邓雪峰,全京影最权威的表演老师,当着几百人的面说你演技没毛病,我倒是要看看谁敢说个不字

没想到,还真有不怕死的

第一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

“老师,我觉得剧中人物的状态切换并不清晰,虽然有几次情绪变化,但人物的底色并没有改变,底色都没有改变的人物谈不上层次感。”

这位同学是表演系大四的学生,